龙舟文化粤传承:2019年广州天河车陂国际龙舟文化节开锣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2019-06-06 09:06:55

以龙会友赛龙舟,观“宗祠剧”,品龙舟饭,习传统民俗……

6月5日,广州天河车陂国际龙舟文化节招景活动在锣鼓声、爆竹声中开展。

每年五月初三是车陂招景日。所谓“招景”,即是车陂村邀请兄弟村或好友村的龙舟前来探亲、联谊。受邀村派出龙舟前往即为“趁景”。今年,各村到车陂村来“拜访探亲”的龙舟共有200余艘。人们站在车陂涌两岸观赏扒龙舟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即便是有突如其来的“龙舟雨”,也挡不住人们的热情。而在龙舟赛后,宗族人和各村龙舟兄弟同在祠堂吃龙舟饭,显现深厚情谊。

据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党支部书记苏志均介绍,车陂涌河道平均宽度45米,且有600多米的直河道,可供4艘龙舟并排游弋,为上百条龙舟竞渡提供了可能性。加上车陂龙船景逾300年的悠久历史,使得“车陂景”成为广州最大的“龙舟景”。

“车陂好,车陂美,又有龙船又有戏。”正如车陂童谣所唱的一样,车陂村除了扒龙舟外,还有“大戏”。

6月5日,由广州大剧院、车陂村、七大广府高校联手打造的环境剧场“龙舟剧·宗祠版”《车陂龙舟最有戏》在车陂村晴川苏公祠进行全球首演。

该剧以出生在澳门的车陂后代苏为氹的视角为主线,讲述他在端午节回到故乡,偶遇从未谋面的“九堂叔”苏身正,看尽车陂端午场景的故事。

据了解,车陂村建村于唐朝,兴于宋末元初。该村传承至今的“扒龙舟”是广府龙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2017年被正式列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次文化艺术节贯穿端午假期,历时8天。其中,包括端午节龙舟趁景活动、广州国际龙舟赛、市集嘉年华表演,以及系列互动活动等,活动内容丰富多样。

(经济日报 记者:庞彩霞 实习生:吴立婷 责编: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