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引起强烈反响

经济日报2017-11-23 18:32:32

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习总书记的回信在内蒙古全区各地干部群众和文艺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继续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11月22日,锡林郭勒盟召开盟委会议学习了总书记回信,并在第一时间向全盟各个旗县乌兰牧骑传达了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乌兰牧骑的队员们纷纷表示把习总书记的回信当做最大的鼓舞,为最基层农牧民们服务好。太仆寺旗乌兰牧骑队长张志泽对记者说,“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排练了一些关于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节目,我们会把总书记的关心关爱融入到接地气的节目中去,以生动的方式把十九大精神带给农村牧区广大农牧民。”

“听到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的消息,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对未来乌兰牧骑事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赤峰市喀喇沁旗乌兰牧骑党支部书记、队长朱建华告诉记者,乌兰牧骑作为最基层的专业文艺团体,能够得到总书记的关怀和厚爱,是每个乌兰牧骑人的骄傲。习总书记的回信饱含深情,充满关怀,展现了总书记对基层文艺工作者深挚的情感,下一步乌兰牧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通辽市奈曼旗乌兰牧骑队长徐桂萍表示:“得知习总书记给我们乌兰牧骑回信的消息,特别激动。这是我们乌兰牧骑人最大的荣誉,是对我们工作的莫大鼓舞,我们将牢记嘱托,继续努力,以更饱满的工作激情创作出更多接地气的、短小精悍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把党的政策、党的声音带给千家万户。”

“当得知习总书记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的消息后,大家感到振奋和鼓舞。今年我们已经给基层农牧民送去百余场演出。”从业30余载的兴安盟科右前旗乌兰牧骑副队长包秀兰激动地告诉记者,这封信给基层乌兰牧骑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激励着她们秉承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驰而不息的战斗在基层一线,为丰富广大农牧民业余文化生活而努力奋斗。“过去我们的作品主要以民族文化为主题,为了适应新时期文化需求,我们打算将更多身边人、身边事,特别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感人事迹编排成歌舞,按照总书记的期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乌兰牧骑队长朝鲁门对记者说:“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队员的回信,是让全区2500多万各族草原儿女欢欣鼓舞的一件大事。感谢党中央和习总书记对乌兰牧骑的高度重视和肯定。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新时代大力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带领全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保持乌兰牧骑本色,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写给乌兰牧骑的队员们,也是写给每一位边疆的普通群众,没有中国共产党,哪有我们的幸福生活!林区人一定不会辜负总书记对边疆工作者的记挂和深情,我们要以林海为战场、保护生态为己任,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做最美的‘森林医生’,与全国人民一起努力,守护好国土,建设好家乡。” 内蒙古重点国有林管理局阿龙山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张金华说。

乌兰牧骑:草原永不褪色的一面旗帜

茫茫夜色,漫天风雪,一支只有9人的小分队赶着一架“勒勒车”,迎着呼啸的暴风雪向偏远的牧点跋涉……

少年那日苏以他最喜爱的长调打动了所有乌兰牧骑的队员,他成为乌兰牧骑正式一员。在草原那达慕大会上,那日苏的长调一鸣惊人,被选送去北京演出。人们担心他会离开草原再也不会回来了。一场大火降临草原,乌兰牧骑队员与牧民们共同奋战,扑灭了火焰。那日苏决定留在乌兰牧骑,哪也不去。爱情降临,但恋人萨仁高娃聪慧的舞蹈天资又一次被专业文工团看中,那日苏让萨仁高娃离开了自己去了专业文工团……时光到了二十一世纪,已近暮年的那日苏又一次坐上自己的“勒勒车”,向着大草原深处奔驰而去……

这是内蒙古锡林郭勒乌兰牧骑以写实的手法自编自演的大型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再现了一代代乌兰牧骑人的不平凡生涯。

峥嵘岁月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

内蒙古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牧区和半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苏尼特右旗面积22300平方公里,其时牧民只近9000人,平均每40平方公里才有1人,境内沙地、沙漠延绵。新中国成立前,苏尼特人从来没有什么文化生活。旗里只有几个民间艺人,为谋生计到王府为王爷、贵族们卖艺,普通百姓没有权力观看,更别说欣赏歌舞了。

1957年6月17日,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宣告成立。这支乌兰牧骑只有9名队员、2辆胶轮车、2块幕布、2顶帐篷、3盏煤油灯、4套服装、5件乐器、6匹马和1套播音设备、1台收音机、1台留声机。队员们携带马头琴、四胡、三弦、手风琴、笛子等寥寥几件简单乐器,乘坐两辆勒勒车到各苏木嘎查巡回演出,广大牧民群众大开眼界,演出受到广泛欢迎。

第一面乌兰牧骑的旗帜在草原上树起,紧随其后的翁牛特旗乌兰牧骑、正蓝旗乌兰牧骑、镶黄旗乌兰牧骑等正式建队。“乌兰牧骑”很快就像雨后春笋般在草原上传播开来。

“无论是定居点还是放牧点,只要有一个牧民,我们就去演出。乌兰牧骑有一句口号: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农牧民。” 以一曲《雕花的马鞍》走红全国的今年58岁的那顺,是我国著名蒙古族男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艺术团团长。他说,“42年来,我一直坚持到一线牧区演出。我是来自牧区的孩子,我热爱着家乡,更深爱着乌兰牧骑。”

乌兰牧骑以其队员一专多能、轻装灵活,节目短小精干、小型多样,队伍一队多用,演出、辅导、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形式区别于其他文艺团体,被称为——草原上的文艺轻骑兵。

乌兰牧骑的创建和发展,凝聚了几代乌兰牧骑人的奉献和努力,凝聚着党和人民的深情厚爱。毛泽东主席3次接见乌兰牧骑队员,周恩来总理12次接见乌兰牧骑队员。周总理语重心长地嘱咐乌兰牧骑队员:“望你们保持不锈的乌兰牧骑称号,把革命的音乐舞蹈传遍到全国土地上,去鼓舞人民。”;“不要进了城市,忘了农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更不忘你们的牧场。”

一专多能

“穿着棉衣,赶着马车,3月份下乡演出,回来已是8月份。”今年82岁的伊兰是1957年建队时的队员、第二任队长,她司职独舞兼报幕员,“队员多来自草原农牧民,队伍短小精悍,个个身兼数职,一专多能,唱歌的能拉马头琴伴奏,放下马头琴又能顶碗起舞。每个人都有几把刷子,能拉能弹,能唱能跳。”

“蓝天当幕地当台,随时随地演起来。”那顺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演员没有华丽的服装,没有精美的舞台,没有灯光,没有音响,演员们点着煤油灯、汽灯、“火把灯”在农舍或蒙古包中间的土地上为农牧民演出。演出的一条跑裤好几个演员等着轮流穿,这个演员刚演完,衣服立刻换给另一个演员穿。待他们30多人演出结束后,便借用当地群众的马车将他们送到下一个演出点,晚上就借住在农牧民家中。“那时候,农牧民朋友特别欢迎我们,都希望我们住在他们家中。每次得知我们要去当地演出,都提前将地平整好。我们并没有正式的舞台,观众们很多时候都是围坐在草地上观看我们演出。唱着跳着,我们的表演就变成一个大聚会,观众们都会加入进来跟着我们一起唱一起跳。”

60年的演出实践中,内蒙古乌兰牧骑先后创作了数万个文艺节目,《顶碗舞》《筷子舞》《鄂尔多斯婚礼》等上百个艺术精品广为流传,培养出了牧兰、拉苏荣、金花、德德玛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文化传承

“当时的演员不光会演出,还会种地、挤奶、做饭洗衣、为农牧民修理家用电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等,我们的演员住在农牧民家中,晚上演出,白天帮他们干活,交流文化。我曾经一个晚上帮助牧民挤过10几桶奶,天还没亮就起床帮助他们种地。乌兰牧骑和农牧民就像一家人。”那顺说,帮助农牧民干活和相处的过程,相当于在采风,因为许多的创作灵感也都来源于农村牧区基层,演出剧目还原农牧民的生活,更贴合他们的生活,把生活融于了艺术中,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喜欢看乌兰牧骑表演的原因。

1965年,乌兰牧骑第一次走向全国。文化部组织了内蒙古3个乌兰牧骑代表队,分赴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巡回演出。在内蒙古乌兰牧骑的榜样作用下,全国很多地方都成立了乌兰牧骑式的文艺小分队。到1988年,全国几个民族自治区就有236支乌兰牧骑式的演出队。从1974年起,乌兰牧骑开始走出国门。几十年来,他们分别在亚、非、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巡回演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把欢乐和友谊播种到哪里。

半个多世纪以来,乌兰牧骑足迹遍布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农村牧区,50多年累计行程110多万公里,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演出服务30多万场,各民族观众达2.12亿人次,创造了内蒙古文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从赶着马车、骑着骆驼,到坐着拖拉机、东风大卡车,再到乘坐豪华大巴、流动舞台车,乌兰牧骑的演出条件不断提档升级。不断改善的道路状况,也让90后、00后的队员们可以当天赶回县城。那顺说,“60年来,内蒙古乌兰牧骑已经发展为75支,人员由最初的每支10多人增加至40人左右,装备也有了很大改善。演出环境变了,但是乌兰牧骑为基层农牧民服务的演出宗旨没有变,精神没有变。”

(见习编辑:陈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