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者说:自力更生建起南京长江大桥

经济日报

▲ 武汉长江大桥专家合影,前排左起分别为华有恒、周璞、唐寰澄,后排左起分别为丁饶、李家咸、赵煜澄。(周一桥供图)

▲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者之一万方。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距今已有60多年,不少参与建设的专家已经离世。以下的文字实录来源于中铁大桥局,是此前几位桥梁建设者的回忆。

李家咸:南京长江大桥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采用正桥深水基础,为今后大江大河的桥梁深水基础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后来的基础施工也确实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革和完善的。二是16锰桥梁钢为以后的桥梁钢材采用打下了基础。三是当时的钢沉井是电焊结构,大桥的公路纵横梁首次将电焊技术引入铁路桥梁,尤其是杆件组拼采用电焊在当时是一大进步。此外,正桥深水基础采用浮运下沉拼装薄壁钢筋混凝土沉井,在国内建桥技术上也属首创。

周璞:当时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攻关,综合了各种基础结构的长处,创造性采用了重型混凝土沉井、钢板桩围堰管柱、钢沉井加管柱、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4种方式,攻克了基底质量检验与水下焊接、氧割等技术难题,使桥墩能固定在江底的岩层上。在基础施工上的技术创新,在当时算是首创,解决了世界性的难题!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人靠自己力量建造的,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作为参建者,我觉得很光荣、很自豪。

陈贞吉:当时靠的是自上而下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自觉行动和精神。南京长江大桥10孔钢梁采用的是由原苏联提供的16锰钢,但他们只供应了1孔后就停止供应了。后来原西德答应供应,但条件是需用几吨渤海湾的对虾才能换1吨16锰钢。在这种情况下,周总理给原冶金部下了一道命令:一定要炼出我们自己的“争气钢”!后来鞍钢终于研制生产出16锰桥梁钢,长了中国人的志气,这在当时是一件令全国人民可喜可贺的事。当时职工的精神风貌也都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劳动不讲报酬,工作不讲条件,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有什么事都是争着去干。有4句话被大家牢牢记住——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

万方:武汉长江大桥采用的是1.5米直径管柱,并不能适应南京桥的地质特征,遂决定打3.6米直径管柱,打桩机的功率也需随之变化。南京长江大桥地质复杂,从7号墩到5号墩采用钢沉井基础,水深达40米至50米,第一次采用钢沉井,为解决定位后的清基问题,需潜水工下探解决,当时的潜水设备只能达到水深30米以内,但潜水工在5、6、7号墩的潜水清基深度已达50米,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超越。

车家明:试制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时,遇到很多问题。我们本着边生产、边试验、边总结改进,逐步完善,使前苏联引进的这个分段设计在南京长江大桥工地成功投入了生产。回顾这段历程,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生产的横向分块制造17片梁中,有12片梁架设在浦口岸铁路引桥上,在北引桥31.7的铁路梁416片中占了2.88%。直到现在运营使用了40年,这些梁片还在发挥着作用。

(本报记者 乔金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