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彼勒基金会:持续关注职业教育等四大领域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自2000年开展面向中国的项目以来,卡特彼勒基金会支持的公益项目已让数百万民众获益。这些项目涉及教育、食品、环保、洁净的水资源和卫生设施等多个领域。”卡特彼勒基金会新任主席阿莎·瓦吉斯(Asha Varghese)女士在接受经济日报书面采访时表示。  

据悉,卡特彼勒基金会成立于1952年,已在全球范围内累计投入约7.7亿美元,助力建设更加富强、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这一宗旨也直接推动了卡特彼勒公司作为社会建设者的使命,体现出卡特彼勒的核心价值观。

“此外,根据2015年至2017年的统计,来自中国8个城市的卡特彼勒员工,每年都开展了60多项志愿者活动。通过收集垃圾、种植和养护树木、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捐赠、与有需要儿童进行户外活动等方式,热情回报当地社区。”阿莎·瓦吉斯说。

在卡特彼勒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在过去十年中成功实施公益林项目。截至2019年底,该项目已在中国植树超过38万株,每年碳储存量达5万吨以上,释放氧气1万吨以上,该项目还帮助1200余名农民转变经济来源,年收入翻倍增长。

2015年以来,卡特彼勒基金会支持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开展“母亲水窖”项目,帮助超过15000名农村居民和学生获得安全清洁的水资源,提升了当地的卫生水平,同时为当地农田灌溉和畜牧业提供了用水。

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开展的爱心厨房项目,为有需求的学校提供现代化厨房用具和设备,帮助贫困地区的学校食堂提升烹饪质量。截至目前,约有28000名学生从中获益。

阿莎·瓦吉斯表示,2020年,卡特彼勒基金会支持的公益项目包括: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公益林项目和吉林蛟河流域“故乡的河清洁行动”、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厨房项目、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水窖—— 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和“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仁人家园四川凉山贫困彝族居民老旧土坯房改造项目等。此外,基金会支持中国扶贫基金会设立的备灾减灾基金,从2015年迄今已为30多场灾害救援工作提供了支持。

据卡特彼勒全球副总裁陈其华介绍,在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卡特彼勒基金会就捐赠25万美元,为湖北武汉等五个城市的前线医疗机构提供急需的医疗防护用品。此外,卡特彼勒旗下品牌FG威尔信为北京小汤山医院提供了关键用途的电力设备,其在华四大代理商之一的利星行机械在24小时内快速响应紧急需求,向雷神山医院捐赠四台珀金斯发电机组。

目前,中国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今年又恰逢“十三五”收官和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为此,阿莎·瓦吉斯表示,卡特彼勒基金会在华关注的重点将从以往的教育、环保、人类基本需求转向四大新的领域,即职业教育、STEM教育、可持续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将继续与中国合作伙伴紧密合作,落实这些领域中的项目细节。

“在这些关注的领域中,职业发展和教育将对中国经济和企业等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卡特彼勒公司受益于日益强大的本土人才队伍,今天卡特彼勒在中国的所有制造工厂均由本土人才领导。”陈其华表示,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卡特彼勒将通过这些努力为产业价值链提升和本地社区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将继续加强与基金会合作,在职业发展、自然基础设施、防灾减灾等方面承担社会责任。(经济日报记者 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