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移动支付和网络支付应用工作委员会2018-01-02 15:20:44

为全面、深入了解移动支付业务应用现状,准确把握个人用户年龄、收入、学历等基本属性以及使用习惯变化,持续为成员单位提供有价值的调研信息服务,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移动支付和网络支付应用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作委员会”)在总结往年问卷调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相关成员单位成立课题组,重点针对用户基本属性、用户使用偏好、用户满意度等内容开展延续性调查工作。

本次调查共收到12677份有效问卷,经处理分析后,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移动支付女性用户占比显著提升;30岁以下用户群体数量增加明显;发达城市的移动支付用户数量较多。

移动支付使用呈现小额高频、便民服务特点;商户不支持和安全隐患是用户最担心的问题,改善应用场景范围和安全性是市场主体未来改进重点。条码支付广泛应用于居民日常生活消费领域,用户数量在各级城市及农村地区得到全面提升,发达地区用户数量更显著。

生物识别技术作为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的手段经过多年使用和观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市场主体和用户的认可,指纹识别技术最为用户所了解;个人隐私泄露及安全隐患问题仍是用户在使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移动支付时最担心的问题。

一、移动支付用户特征分析

(一)移动支付男性用户多于女性用户,但女性用户占比有显著提升

2017年男性用户占全部移动支付用户的52.3%,女性用户占全部移动支付用户的比例为47.7%;而2016年男性用户占全部移动支付用户的76.7%,女性用户占全部移动支付用户的比例为23.3%。两年调查结果相似,男性用户多于女性用户,但2017年女性用户占比有显著提升。这可以归因于随着移动支付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安全性的不断提升,部分持审慎态度的女性群体开始接受和使用移动支付。

(二)移动支付用户主要为中青年群体,30岁以下用户群体数量增加明显

2017年,移动支付用户中30岁以下群体人数最多,占比为80.9%;其次是31-40岁用户,占比为14.4%; 41 -50岁及51岁以上用户占比分别为3.6%及1.0%。与2016年相比,30岁以下的移动支付用户数量增加明显,这归因于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在购物、旅游、餐饮等方面涉猎较多,随着收入的增加,更促使其使用便捷性较高的移动支付。

(三)本科及以下学历用户在移动支付用户中占比最多

2017年移动支付用户中,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用户占比排名第一,为52.6%;拥有专科及以下学历用户占比排名第二,为39.8%;两类用户合计占比92.4%;学历为硕士研究生的用户占比排名第三,为6.6%;博士及以上高学历用户占比为1.0%。

(四)发达城市移动支付用户较多,占比较2016年有所提升

2017年,省会城市的移动支付用户最多,占比为34.5%;地级市排名第二,占比为27.7%;直辖市排名第三,占比为21.5%;县域地区排名第四,占比为10.7%;乡镇和农村地区占比分别为3.4%和2.2%。这归因于省会城市、直辖市、地级市人口稠密,商业活动频繁,应用场景日趋丰富,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机会较多;发达城市移动基础设施完备,移动通信业务发达,具备移动支付发展的良好条件。

二、移动支付用户使用行为分析

(一)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频次较高,每天都使用的用户数量有显著提升

2017年,用户使用频率有大幅提升,有78.7%的用户每天使用移动支付,一周使用2-3次移动支付的用户占比为17%,有1.8%的用户每周使用1次移动支付,三者合计为97.4%。半个月使用一次移动支付的用户占比为1.0%,一个月使用一次移动支付的用户占比为0.8%,有0.8%的用户不常使用移动支付,低频次的移动支付用户越来越少。这说明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和商业环境日益成熟,移动支付方式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

(二)移动支付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多为500元以下,单笔支付金额在100元以下的比2016年有所下降

2017年,有43.0%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元以下,较2016年下降34.3个百分点;29.5%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500元,较2016年上升10.7个百分点;14.8%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500-1000元,较2016年占比显著上升;12.6%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0元以上,较2016年占比显著上升。可以看到,2017年移动支付总体上以小额便民为主,但单笔支付金额有提高的趋势,这可以归因于支付场景拓展至商超、品牌餐饮等单笔消费金额较大的领域。

(三)操作简单方便和无需带现金或银行卡是用户愿意使用移动支付的主要原因

2017年,97.8%的用户因为操作简单、方便而选择移动支付,数量排名第一;选择无需带现金或银行卡的用户数量排名第二,占比为91.2%;排名第三的因素是优惠促销活动多,占比为64.5%;选择商户支持该方式和安全性高的分别占比为56.3%和40.5%;其他因素占比4.8%。影响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各因素占比较2016年均有显著提高。移动支付用户对操作便捷、流程简单方便比较看重,市场主体的优惠促销活动、移动支付应用场景拓展,以及安全性提高等对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商户不支持和安全隐患是用户最担心的问题

2017年,商户不支持和安全隐患成为移动支付用户最担心的问题,分别占比为69.6%和59.0%,排名第三的是手机网速慢,占比为54.1%,以上三者较去年都有大幅提升;排名第四的是支付环节操作复杂,占比为22.4%,与2016年基本持平;付费失败和开通繁琐的占比分别为15.7%和8.2%;担心上网流量费用高的用户占比为4.5%;用户比较不担心的问题是限额低,占比为3.5%,这四项较2016年占比下降明显。

这说明用户在支付环节更偏好使用移动支付方式,开始担心商户端不支持、对账户资金安全防范意识有所提升,并担心通信网络速率慢影响到支付成功率。此外,通讯费用下调使用户不再担心流量费用高的问题,市场主体现有的限额管理措施能够满足用户的支付需求。

(五)用户认为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范围、安全性最需要改善

2017年,用户认为未来移动支付最需要改善的方面中,应用场景范围排名第一,占比为70.7%;排名第二位的是安全性,占比为67.5%,以上两项较2016年有大幅提升;服务质量排名第三,占比为36%;便捷性排名第四,占比为32%,与2016年基本持平;支付额度及其他问题分别占29.7%和6.1%。这说明用户希望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地使用移动支付,同时迫切希望市场主体进一步增强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三、移动支付用户属性与行为偏好分析

(一)移动支付在各应用场景的使用均有显著提升,在便民支付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017年,98.1%的用户表示最常在生活类场景使用移动支付,如购买吃穿用方面的生活所需品等;其次为票务类,如购买电影票、演出票等,占比为80.6%;酒店、机票等商旅方面的支出排名第三,占比为68.9%;公共事业类缴费排名第四,占比为61.5%;通过移动支付在娱乐业务下载场景和投资理财场景进行支付的用户较少,分别占比为55.2%和40.2%。以上应用场景下的移动支付使用多数较2016年有显著提升,可以说移动支付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便民支付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条码支付在用户日常生活消费领域得到广泛深入使用

用户最常用的条码支付场景为超市,占比为92.0%;其次是便利店或连锁店,占比为80.3%;餐饮店场景排名第三,为77.7%;电影院及自动售卖机场景使用的占比分别为49.9%和48.0%,与2016年相比占比有全面提升。在其他场合使用条码支付的用户占比为19.4%,不使用条码支付的用户占比为3.9%。说明移动支付在日常生活消费领域具有提高排队效率、免去找零和假币问题、优惠折扣较多等优势,使其能够被广大用户接受和使用。

(三)各级城市及农村地区条码支付用户比2016年有全面提升

2017年,位于省会城市的用户对条码支付的接受程度最高,为93.6%;其次为直辖市,有93.3%的用户选择了使用或接受条码支付;位于地级市、县域地区、乡镇的用户对条码支付的使用或接受程度均在90%以上;位于农村的用户对条码支付的使用或接受程度为85.0%。说明移动支付的接受程度在全国范围得到全方位提升,并已深入应用到各级城市和农村。

四、移动支付用户对生物识别技术认知程度及关注点

(一)指纹识别仍是用户最了解的生物识别技术,完全不了解生物识别技术的用户比例大幅降低

指纹是用户了解最多的生物识别技术,占比为94.3%,较2016年增加24.9%;人脸识别技术的了解程度排名第二,占比为70.1%;虹膜的了解程度排名第三,占比为27.1%;声波和静脉了解程度最低,分别占比为24.8%和5.4%;除此之外,有3.5%的用户表示对各项生物识别技术均不了解,较2016年有显著下降。这是因为目前指纹识别已在支付交易、用户身份验证方面有了广泛应用,如Apple Pay、手机解锁、客户端登陆等。人脸识别技术也处在功能算法优化和试商用阶段,而声波、虹膜等的应用略显滞后。

(二)大部分用户愿意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来进行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

2017年,有84.8%的用户能够接受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来进行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有15.2%的用户选择了不接受,相比于2016年,接受人数比例增加明显。这说明生物识别技术作为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的手段已使用多年,经历了足够的观察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市场主体和用户的认可。

(三)个人隐私泄露及安全隐患问题仍是用户在使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移动支付时最担心的问题

与2016年调查结果一致,用户在使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时,首要担心的问题仍为个人隐私泄露和存在安全隐患,占比分别为77.1%和70.2%;除此之外,商户不支持、支付失败、开通繁琐等问题的占比均有所下降,分别为21.1%、30.7%和19.4%;但认为支付环节操作复杂的用户比例略有上升,占比为32.6%。与2016年相比,移动支付用户的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

(编辑:张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