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改进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取得突破进展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2019-01-11 22:13:42

1月11日,在银保监会发布会上,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张金萍就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采取的工作举措做了介绍。

她说,银保监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刻领会做好小微企业金融工作的重要意义,一直将这项工作作为监管工作的重点之一在抓,近年来每年持续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从信贷投放、机构准入、资金募集、监管指标和贷款服务等方式,提出了多项监管措施,特别是2018年,围绕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相关工作,多次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出台多项政策举措,统筹研究差异化的监管指标和激励政策,以电视电话会议、季度例会、约谈、实地督导等方式加强对银行的指导。

2018年主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小微企业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结合金融机构对新的科技手段的运用,提出了新的监管要求和一些差异化的监管政策,持续深化推动原有政策的落地,加强与各部委的沟通,形成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合力。

据介绍,一是围绕小微信贷指标,更加精准地聚焦薄弱领域,督促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银保监会一直对小微企业贷款有一个目标要求,从2008年以来贷款增量和增速“两个不低于”,到2015年的贷款增速、户数和申贷获得率“三个不低于”。在国标口径的小微企业贷款总量连续多年稳定增长,实现“三个不低于”的基础上,为了更加落实党中央关于要聚焦薄弱群体、缓解不平衡,聚焦了普惠型的小微企业贷款,也就是对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提出了这部分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两增”考核目标,而且要求银行在当年的信贷计划里单列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计划,不得挤压挪用,强化了聚焦薄弱群体的要求。

二是推进机构体制机制建设,丰富供给体系。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从2017年开始就牵头推动大中型商业银行建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完善事业部的专营机制,强化组织体系、政策制度、管理技术、资源供给和产品服务五个方面的内部保障;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以批发资金转贷形式,与商业银行加强合作,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督促地方性法人银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和小微企业的定位;保持农商行、农信社的县域法人地位总体稳定,重点向县域和乡镇等地区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覆盖面。这样在机构体系上来加强金融供给。去年以来,五大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的建设卓有成效,中小银行也保持了自己的定力。

三是鼓励产品和业务模式的创新,提高服务效率。支持推广续贷业务创新,对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支持银行提前按新发放贷款的要求开展贷款调查和评审,办理续贷,完善了贷款风险分类的办法,推动降低企业资金周转的过桥成本。银保监会一直在推动续贷政策,续贷政策就是小微企业贷款到期前,银行就提前对小微企业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核如果通过,贷款到期的时候马上发放新的贷款,无缝隙地把贷款接续下去,省得到外面做“过桥贷款”增加成本。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充分运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渠道,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信贷技术和流程,提高服务的便利度和风险管理的效率。

四是加强监测引导,推动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经初步统计,截至2018年12月末,五大行加邮储,四季度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比一季度利率降低了1个多百分点,整个银行业也都在降,这种降就是各银行机构精准核算成本收益,主动向小微企业让利。银行因为自己有了新的模式、新的产品,用数据、用现代化的手段,降低了经营成本,也有了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的空间。另一方面,严格贯彻落实“七不准”、“四公开”等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规范收费的要求,对以贷转存、存贷挂钩、以贷收费等不规范经营行为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来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这是在降成本方面做的一些相关的工作。

五是制定了一些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和措施,突出激励引导。对单户授信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适用优惠的风险资本权重,这样银行可以释放一定的资本金,能提高对小微企业支持的能力。另外,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明确监管容忍度,并出台了授信尽职免责的指导性文件,激发银行做好小微金融工作的内生动力。支持商业银行发行专项金融债募集资金,专门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这些政策已经执行了多年,2018年对这些政策进行了修改完善,不断深化。

六是加强了跟部门的联动,形成了政策合力。一方面在解决信息不对称这方面,加大了跟税务总局和市场监管总局的合作,建立“银税互动”取得了良好进展,现在银行利用税务的信息也做了很多的产品,利用工商的年检、行政处罚等信息,作为银行的授信审批、风险预警、贷后管理的依据,提高了获客和风险管理的效率。同时积极推动完善外部风险分担机制,配合财政部建立了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推动地方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地方财政出资建立了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从这一块加大了外部增信的作用,推动一些地方拿出一些财政资金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来加强对银行贷款风险的补偿。另外,银保监会把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的贷款作为监管政策支持的重点,同时也向人民银行和财政部争取了相关政策口径的统一,最近人民银行也将定向降准的考核口径从500万扩大到1000万元,财税部门从去年9月就将小微企业贷款的利息免征增值税的适用范围从10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这些利好政策形成的合力进一步激发了银行服务小微的能力和主动性。

张金萍认为,通过2018年相关政策的推动,和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银行积极作为,2018年整个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各个方面的体制机制也建立起来了,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一是普惠金融体制机制建设逐步完善。五家大型国有银行在总行和全部一级分行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8家股份制银行在总行设立了普惠事业部或服务中心,多数银行设立了小微业务专门的部门和专营机构,银行内部差异化的考核激励机制逐步落地,为小微企业业务设置单独的指标并增加了权重,实行了差异化的利润考核,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在薪酬制度中安排了专项奖励经费,明确了不良容忍度和尽职免责实施细则,激发了各级经营机构的内生动力。普惠事业部建立以后,专门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了,内部激励和尽职免责制度都建立起来了,尤其是基层信贷工作者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就激发了。

二是改进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取得了突破进展。许多银行纷纷探索出了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的有效办法,由于小微企业的财务信息不对称、银行获取的数据不完全,影响了银行贷款的时效性和放贷意愿,现在各类银行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来解决,不同的银行都出了很好的一些产品。有代表性的,比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江苏银行等借助了“互联网+”整合行内的数据和税收、工商、电力等信息资源,研发了全流程线上操作、系统自动识别风险、评分审批的小微企业贷款产品,比如建设银行“小微快贷”这个产品,截至到2018年11月末,累计为50多万户小微企业提供了6000多亿元的贷款,都是户均贷款非常低的贷款,而且大部分是信用贷款。总理在建设银行普惠金融部事业部调研的时候,对他们普惠事业部的建立,对产品模式都予以了很高的肯定。地方性银行,比如台州这几家银行,泰隆银行、台州银行、民泰银行专营小微企业业务,将“跑数”的数字化信息和“跑街”的社会化信息相结合,完善社区化经营模式。对新型的专注互联网的民营银行,比如浙江网商银行、前海微众银行,通过智能风控体系和数据画像批量发放了规模更小的小微信用的贷款。这几年,尤其是2018年以来,各个银行利用互联网创新业务模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三是信贷投放量和覆盖面稳步提高。一些数据可以体现出来。截至2018年11月末,国标口径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国标口径就是工信部等四部委2011年制定的口径,对不同行业的企业按照人员、营业收入、规模对企业进行划型)是33.28万亿元,占到各项贷款余额的23.81%,其中为了更加着重支持薄弱群体,更加凝聚财税、定向降准等政策合力,提出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也就是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1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8.77%,比各项贷款增数高6.89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44万亿元,有贷款余额的户数是1644万户,比年初增加了376万户。到2018年末的数据,现在还在统计,全年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和户数“两增”是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完成的。

四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到四季度末前两个月,整体的银行业当季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是7点多,五大行加上邮储银行,特别是五大行,去年发挥了“头雁”作用,主动让利,精准核算经营成本,开发了适宜小微企业的产品,所以他们的利率降得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年初降了1个多百分点,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小微企业的获得感,这块比较明显。

五是小微企业贷款的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小微企业信贷投放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多数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质量也保持了稳定。一方面推广了续贷业务,支持了小微企业贷款正常的周转,无缝隙的衔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有手段才能控制风险,推广续贷业务,使它们无缝衔接企业的资金需求,贷款质量就能有效地保障。小微企业贷款信用保险、保证保险这一块,在客户量上,在支持贷款规模上,都有一个大的增长,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介绍了许多银行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手段,创新了服务模式,能够精准地识别风险,并加强风险的管理。同时,联合多个部门开展了信用信息共享,帮助银行获取企业信息,来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推动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银行分担风险,保证了小微企业贷款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张金萍说,主要成效就是这些,从贷款增量上、从贷款成本上、从产品模式上、从体制机制上,都体现了银行业2018年对小微企业的有力支持,这些方方面面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克强总理座谈会的重要精神和重要要求,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要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增量扩面,提质增效。

张金萍介绍说,从监管方面来说,一方面对差异化的政策还要持续地完善和推进,不断地优化完善监管措施,引导商业银行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继续扩量增面。从银行的角度来说,要督促银行进一步完善内部经营机制,完善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政策,鼓励基层敢贷、愿贷。提高银行加强服务能力的建设,大中型银行充分挖掘数据资源,地方性银行要深耕本地的市场,确保基层一个是能力上有提高,一个是要有机制来保证。从外部环境上,还是要增强合力,因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别是融资,不光是银行业保险业单方面的事,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部门要继续加强政策合力,还要积极加强跟财税、央行沟通协调,不断增强监管政策、货币政策、财税政策的合力。另一方面,要加强风险分担,继续深化银保、银政分担机制,积极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作用,发挥政策性担保的作用,来提供外部增信,推动地方加大风险补偿。要加强信息整合,在下面调研的时候,银行反映还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影响了银行的服务。要继续推动信用信息共享,一个是继续加强和税务、和市场监管总局的合作,另外一方面和海关、发展改革委进行对接,整合部委间的数据。推动地方政府建立地方性的综合信息平台,现在有的地方做得也比较好,比较典型的,比如台州地区就是地方政府建立了信息平台,把地方的各方面、各个部门的数据整合在一个平台上,银行在获取的时候就比较方便。与此同时,要推动地方改善银行服务小微的外部环境,比如打击逃废债、还有减少一些收费,企业融资的成本除了银行的融资成本还有其他的担保费、评估费、抵押费等方面的社会方面的费用,推动地方政府强化这些费用的管理,完善外部环境。2019年银保监会还会出台相关的一些举措,更加有力的支持小微企业的金融发展。

(经济日报 记者:陆敏 见习编辑:覃皓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