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在湖北大学圆满收官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2019-06-25 21:40:44

数说新闻,迎展未来。6月23日,第四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暨大数据可视化艺术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在湖北大学举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74支入围决赛的数据新闻制作团队,进行了现场作品展示和答辩。

参赛人数再创新高

今年3月底,第四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报名截止。组委会共收到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94个高校团队的报名信息,和来自新京报、DT财经、浙江日报、腾讯大楚网、四川日报新媒体中心、山东淄博国土局、图纸集等8个新闻媒体机构报名信息,共726支队伍,总参赛人数约3500人,较往届有所上升。

本届大赛的承办方湖北大学新闻与传播院院长廖声武教授据此表示,此次大赛集中展示了学界和业界的优秀数据新闻作品,学界和业界的交流碰撞既为双方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思路,也激励了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和业界新闻业态的数字化发展。

组委会于5月初收到来自各个高校和业界各具特色和时代理念的新闻作品,专家组根据作品的选题、数据质量、数据分析方式和表现方式、设计效果和技术应用对作品进行评价。 “本届大赛的参赛人数、机构数、作品数量和作品质量较往届有了明显提升,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当前对于数据新闻的重视程度都在持续增加。”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中国数据新闻大赛创始人陈积银在闭幕式上总结表示。

现场评比精彩纷呈

数据新闻是大数据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报道形态,是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全面渗透的结果。既具备新闻敏感又会编程开发才是合格的从业者。根据记者观察,本次数据新闻大赛决赛共分为5个小组单元同步开展,参赛作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环境、教育、时政、娱乐、文化、扶贫等多个领域。

各个参赛团队搜集感兴趣的主题,从搭建整体框架、查找文献资料、搜集数据来源、数据可视化制作等方面积极准备。“我们队参赛主题是关于农村剩男,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寒假回家发现在农村娶妻难的问题比较严重,但媒体报道又相对较少,希望做这个选题能让这部分群体被更多人看到,引起重视。”湖北大学获奖学生黄心说。

除了基本的文字表达,数据新闻还考验各支队伍的技术呈现能力。“前150名作品,主要使用了商业软件Echarts、Tableau、Highcharts、图表秀、地图慧、amchart、D3.js、嫡数、infogram、Datawrapper、plotdb、Gapminder、time.graphics、plot.ly、Flourish、Hbuilder、Spss等。除了静态图片外,绝大多数作品都能完成交互、多维这两个目标。”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吴志勇老师认真分析每一个作品后总结道,在数据处理与分析上,Excel、Python、八爪鱼、SPSS、Tableau仍是被使用次数最多的工具。

记者了解到,前150份作品中绝大多数均能应用相关软件完成直方图、折线图、饼图、雷达图、旭日图、气泡图、河流图、信息图表的绘制,少量作品中有热力图、桑基图、社会网络图、平行坐标图,大部分图表的参数不超过3个,多维图表主要为地图综合可视化。

数据新闻未来可期

此次大赛学界和业界大多数作品回应了现实关切。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作品《奶粉“难民”:焦虑过后,路在何方?》,用数据梳理当代社会奶粉现状;复旦大学学生用《一医千儿,无法跨越的医患失衡》的数据作品,深刻剖析部分地区儿科医生失衡的现状;湖北大学学生专注武汉本地,用数据讲述武汉城市符号5年的发展与变革。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张萱表示,数据新闻大赛锻炼了参赛学生跨学科的分析视角,结合现实社会问题,开阔研究视野,调动各方知识储备。同时了解其他高校的优秀作品,取长补短。

“按上述三大主要版块的得分情况看,技术>设计>数据,当前数据新闻教学中的短板是数据挖掘、数据清洗环节。从中国人民大学的作品看,他们在这一环节的完成度值得其他高校学习。”吴志勇分析道。

本次数据新闻大赛决赛分5个小组进行比赛。经过激烈角逐,共产生11个一等奖作品,20个二等奖作品,43个三等奖作品。大赛还评出最佳数据新闻可视化奖5个,最佳数据新闻创新奖5个,优秀指导老师奖55个,杰出贡献奖11个学校,优秀会务工作者20个等其它奖项。

据了解,第四届数据新闻大赛暨大数据可视化艺术人才培养高峰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主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等学界力量联合主办,北京捷泰天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艾迪普(北京)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业界力量协办,并获得了《新华文摘》《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新闻记者》《出版发行研究》等学术期刊支持。

(经济日报 记者:郭静原 实习生:程曼诗责编: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