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提起“长征”,避不开那一首饱含军民鱼水情的《十送红军》。
宋祖英演唱《十送红军》视频
这首歌凝练地勾勒出了子弟兵与苏区人民洒泪惜别的悲壮场景,唱出了军民之间的不舍之情,揭开了红军被迫长征的序幕。
《十送红军》为何只唱“六送”
现在,我们听到的《十送红军》,是经过词作家张士燮和作曲家朱正本等搜集整理而后加工编创的作品。
这是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展示的红军夜渡于都河的场景(2016年8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十送红军》的歌词中,只有一、三、五、七、九、十“六送”的内容,为何会少了“四送”,却是个不解之谜。其实,张士燮确实只写了“六送”。
据朱正本回忆,当年张士燮曾说过,如果真的写“十送”就太“絮烦”了。事实上,尽管少了“四送”,但这首歌要想完整唱下来,仍要近15分钟。
曲调源自赣南民歌《送郎调》
“我一看那词,就非常感动。”朱正本说,当时他脑海里立刻闪现出江西采风时得来的一首民歌的旋律。这首民歌名为《长歌》,又叫《送郎调》,是赣南采茶戏里的曲调。
在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张小平向游客介绍由80双草鞋组成的“草鞋墙”(2016年8月10日摄)。85年前,中央红军主力及中央、军委机关8.6万余人在江西省于都县集结出发,这给赣南小城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亲人要出远门,打双草鞋送他们上路,是当年苏区群众最热忱的方式。
这是长征出发集结地的又一幅历史画面:家家户户打草鞋,母亲做给儿子、妻子做给丈夫、未婚妻做给情郎……更多的苏区群众背着打好的草鞋赶到于都河边,把草鞋送给途经的战士。十月的于都河畔,红军战士就是穿着一双双苏区群众亲手编织的草鞋,踏上战略转移的伟大征程。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开始长征,就要离开熟悉的土地,离开熟悉的人民和亲人,红军的心情是沉重的,人民的心情更是不舍的。于是,在江西当地,每当红军上前线,各个村子的百姓经常到村头、河边、大道旁送别红军,有时一边送一边唱,主要旋律就是《送郎调》曲调。旋律优美、情感缠绵、依依不舍,十分动人。
歌曲诞生源自一次紧急任务
《十送红军》的诞生,源自一次特殊的紧急任务——创作《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这台演出后来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前创篇”,其中的许多作品都被收入进《东方红》之中。
巧合的是,接到那次创编任务之前,几位创作者曾分头去过江西采风。根据当时对根据地赤卫队队员、工农会代表、红军老战士等采访得来的素材,张士燮很快便交出了歌词:“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间野鹿声声哀号,树树梧桐叶落完。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
这首歌曲在“一送”里劈头点明了这是一个“秋风细雨”的季节。送行的群众问道:“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在“三送”里写红军过高山,这时正是“山上包谷金灿灿”,庄稼是红军帮助种上的,已到收割时候,更引起了群众对红军的依恋,因此他们唱道:“红军啊,撒下的种子红了天”,语意双关,也反映了群众的胜利信心。在“十送”里,群众盼望红军转回来,那时群众要在“巴山顶上搭高台”,欢迎自己的亲人。“台高十丈白玉柱,雕龙画凤放光彩。”他们要把台搭得庄严、美观,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台,“红军啊,这台名叫望红台。”
殷切的期望,诚挚的留恋,豪迈的乐观气概,坚定的胜利信心,充满在字里行间。
2016年8月28日,两名小朋友在江西于都长征公园玩耍(2009年7月2日摄)。新华社发
伟大的时代,孕育着伟大的文艺作品;
伟大的文艺作品,也往往反映和记录着伟大的时代。
这些作品
就如同电影一般
将这一幕幕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历史就是如此厚重
不仅可以承载着
对峥嵘岁月的回忆
和对逝去先辈的怀念
更是有着让当代人
不能忘却的时代意义
那是一股打动人心的力量
让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继往开来,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