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钱学森、陈景润……这支科技“国家队”不简单!

经济日报经点科学工作室2019-11-20 15:10:24

这里诞生了一位位家喻户晓的科学家,华罗庚、钱学森、陈景润、赵忠贤……这里贡献了一项项彪炳史册的大成果,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体细胞克隆猴、中微子振荡……这里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也是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11月1日,这支中国科技“国家队”迎来了70岁的生日。在今天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部长茶座会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回顾了中科院7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如果你还对它知之甚少,不妨看看下面的一组数据。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科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3项,占全国的59%。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5项,占全国的71%;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至今已举办26届,在评选出的260项科技进展中,中科院完成或合作完成119项,占46%;在国际公认的衡量基础研究影响力的“自然指数”综合排名中,中科院连续7年(2013—2019年)位列全球榜首。而这仅是沧海一粟。

◆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铜氧化物超导体,并首次在国际上公布其元素组成;

◆首先突破麦克米兰极限,发现新超导体和50K以上系列铁基超导体;

◆与清华大学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 在国际上率先突破非人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2017年获得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华华”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和创新的源头。对基础前沿交叉、物质微观结构、生命奥秘、地球演化、宇宙起源等领域的探测,是自古以来人类生生不息的科学追求。

70年来,坚持把基础科学研究作为立院之本,持续致力于实现基础研究的累积性发展和突破性进步,中科院强基固本培元,产出了一批高水平重大原创科学成果,在若干重要领域方向成为开拓者和领跑者。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1958年7月,第一根提拉法硅单晶;

1958年8月,第一台小型电子计算机;

1959年3月,第一块氟橡胶;

1959年8月,第一台大型电子管计算机(104机);

1959年11月,第一只红外变像管和第一台红外望远镜;

……

20世纪60年代,中科院调动了全院一半以上的科研人员参与“两弹一星”科研攻关,开拓了原子弹氢弹事业,参与了导弹和运载火箭事业,奠定了人造卫星事业,开拓了许多国际上新兴、国内完全空白的科技领域,研制成功一大批新型材料、特种元器件、精密仪器和测试设备,为“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空天、海洋、光电、信息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领域,也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领域。突破空天、海洋及信息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解决相关产业长期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中科院部署和组织实施战略高技术科研攻关与协同创新,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世界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2015年12月17日发射,是迄今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高能粒子探测器。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2016年8月16日发射,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地星量子隐形传态等三大科学目标。

◆针对国产设备“缺芯少魂”的现状,研制出“龙芯”“寒武纪”等系列化处理器芯片和“方德”等桌面操作系统,并在北斗导航卫星、高性能计算等重要领域推广应用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

在国际上率先基于干细胞子宫内膜再生技术治疗不孕不育,2013年以来相关临床研究已诞生30余例健康婴儿。经过长期努力,建立起完备的创新药物研发体系,有30多个候选新药进入临床研究,20余项新药成果转化,一批原创药物研发有望实现重大突破。研发出丹参多酚酸盐、盐酸安妥沙星、地奥心血康等一批代表性上市药物。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及其前沿技术创新,自主设计建造了武威和兰州两个碳离子治疗癌症示范装置,使我国掌握了先进的碳离子精准治癌技术。2015年9月,自主研制我国首套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系统,成功“点亮”肺部,关键指标国际领先,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独立掌握该技术的四个国家之一……

总结70年的发展经验,白春礼认为建制化、多学科综合优势和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是作出重大原创成果的重要基础。中科院充分发挥这些有利条件,开展重大前沿交叉研究,为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提供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塑世界竞争合作格局。“未来中科院要成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在现有基础上更加突出‘从0到1’的原始创新,力争产出一批能够达到国际重要奖项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白春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