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假冒金融类APP”盛行,如何防?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2019-11-27 14:21:22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则是手机里大量的APP。对大多数人来说,办理各类金融业务,大部分都是通过金融APP来完成,生财君也不例外。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假冒金融类APP”也开始出现,并实施诈骗。如360金融自今年9月份以来就遇到了“假冒App”问题,并在10月份出现爆发式增长。

经360金融内部统计,发现假冒App案例中,不法分子一般采取如下套路:①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等形式与受害者取得联系,谎称自己是360金融的员工,并向受害者提供虚假的工牌、身份信息,甚至在朋友圈等自媒体中包装自己以骗取受害者的信任;②假冒的工作人员要求受害者通过其发送的链接下载假冒App,引导受害者在假冒App中进行借款申请;③利用受害者获取贷款迫切心理,诈通过各种手段和说辞,要求受害人缴纳所谓“手续费”、“保证金”、“解冻金”等,缴款形式通常为汇款或转账至个人账户。

在此类案件中,不法分子利用受害者对360金融甚至360集团品牌的信任对其实施诈骗;事后受害者也往往会找到360金融申诉维权。

生财君了解到,360金融的情况并不是个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顾问及金融消费与教育培训委员会主任初本德表示,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假冒APP侵犯用户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需要凝聚监管、自律、行业机构三方共同力量。

据360金融有关负责人表示,其本身虽未参与任何环节,但自身的品牌和口碑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为应对这一情况, 360金融借力360集团在安全和大数据领域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建立了网络犯罪威胁情报监测平台,多次为公安部打击网络诈骗提供重要线索,已取得初步成效。

同时,在客户注册、版本升级及借款申请等相关界面,以弹窗形式向客户展示防诈骗的警示语,且在借款申请时强提示客户阅读。并根据已有线索初步追查到涉嫌公司或个人,360金融已向多个渠道进行投诉和举报,并向相关涉事公司发送警示协查法律函件。此外,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调沟通工作,及时报案并积极提供办案线索、证据材料;同时主动引导和协助客户向其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360金融在以上几方面做出了努力,却仍有新的受害者不断出现。原因何在?对此,360金融副总裁温树海指出,一方面是因为案发地分散。依照相关规定,受害者应在其所在地报警,但受害人地域分布较分散,往往同平台所在地不一致,平台协助报案的工作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是无法实时监控。此类犯罪团伙通常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平台及公安机关难以做到对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实时监控,缺乏有效的办案线索亦是侦破此类案件的痛点。

此外,行业联动不足也是原因之一。温树海表示,单一平台在消费者教育方面能做的工作和影响范围始终有限,目前仅可以覆盖自身用户,亟需行业平台间的支持和协作。

对消费者而言,如何才能更好的防范假冒APP?业内专家表示,消费者还应提升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了解合法正规平台运营方式。同时,业内机构应当联合起来,推动设立“共建、共享、共防”的行业反诈协作机制,共同帮助消费者认清诈骗团伙的犯罪行为,并以加密方式共享和整合相关案件线索,实现对金融App诈骗案件全面、实时、高效的监控,最终由司法部门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彻底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