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滞销,电商们出高招了!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记者:王轶辰 黄鑫 策划:王薇薇2020-02-19 20:36:50

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知道让多少乡亲们的农产品生产销售受到严重冲击,不仅影响了当下的收入,也打乱了部分农产区的春耕生产计划。眼睁睁看着辛苦种出来的水果、蔬菜烂在地里,不知多少农民急红了眼。

而近段时间,宅在家里的人们忽然发现朋友圈里多了不少“助农”信息。电商、村干部、媒体,越来越多人加入到帮助农民解决滞销农货的队伍中。

农货滞销有多严重

宅在家里的你可能只是觉得买东西不太方便了,忍忍就过去了,可这场疫情对农民特别是贫困户来说,可就真是愁死人了。

每年冬天,都是四川猕猴桃的销售旺季。在四川蒲江,不少市级贫困村依靠猕猴桃产业翻了身。但是蒲江的果农在销售上犯了难。“往年这个时候,猕猴桃的采购价就有五六元一斤,今年3元一斤都没人收,车根本进不了村子,更别提组织人上山采摘了。要是有人愿意上山摘我的猕猴桃,5毛一斤我都愿意卖。”面对滞销的猕猴桃,果农无奈地表示。

在海南三亚,杨礼贤种植的6000亩芒果,已经有2000吨可以上市,尽管售价比去年低三分之一,还是没有人上门收购。疫情发生后,海南农产品出省的电商通道基本上全线瘫痪,连包装用的纸箱都得从外省调用。据估计,仅海南一地,急待上市的蔬菜、水果,就达到20多万吨。

福建秋满枝实业有限公司的郑玉柏同样表示,“从采收到销售整个链条受阻,多地封村,采摘工都找不来。因为招不来工人,加工包装厂复工也很难。”

因为疫情,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农产品滞销问题。阿里巴巴“天猫小二”福烁介绍说,造成滞销的因素主要有三:防疫导致大型农产交易中心封闭,使得农产品长期依赖的线下交易几乎停转;防疫期间道路封闭或者半封闭,造成物流困难;因为停工,打包发货所需的纸箱、泡沫等包装材料短缺,人工相较往常也十分稀缺。

电商纷纷在行动

在海南乐东县,阿里巴巴正在加紧重启当地哈密瓜外销渠道。

阿里巴巴——

“打开淘宝,搜索‘吃货助农’4个字就可以购买农产品,价格比平时便宜多了。”近日,一条关于在网上购买滞销农货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里快速传播。

2月6日,淘宝吃货频道仅用12小时就率先在淘宝平台上线“吃货助农”频道,第一批优选了山东、四川、浙江、辽宁等6省10款滞销优质农产品。由于物美价廉,加上解决了消费者采购难题,3天时间,仅“吃货助农”频道销售农产品就超过了300万斤。

“往年我们也在网上卖冻梨,一天也就卖四五千单。但是在‘吃货助农’频道上,一天就能卖1万单。虽然这个量并不能弥补线下的损失,但至少看到了希望。”吉林松原号称“冻梨大叔”的张振强说。

淘宝吃货频道负责人张琦透露,据估算,每销售2000斤农产品,就可以帮助一户农民筹备到开春复耕所需费用。下一步,将争取覆盖更多省份、更多品类、更多农户,尽可能帮助更多人。

要想让中断的农产品贸易重新打通,涉及到方方面面,从采收到销售——农产品全链路的每一个环节,从产地到销地——农产品途经的每一个地方,都要全部从零开始。

针对中国冬季“菜篮子”海南果蔬滞销,在政府支持和协调下,阿里巴巴紧急成立项目组,整合数字农业、菜鸟和天猫等业务在数字生产、数字流通和数字销售的能力,加上34个商家参战,历时两天攻坚克难,重新打通了海南发往全国从采收、加工、物流到销售全链路的农产品数字供应链。在这条全新的供应链上,海南农产品加工能力已恢复到日均近5万单,大部分农产品可以在72小时内发货,直供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目前,云南、广西、四川、重庆等省市区的核心产区供应链已部分打通,可直达销售的城市正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天猫、淘宝、聚划算、盒马、饿了么、阿里乡村事业部等,组成了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的全域网络。

京东——

日前,25吨马蹄从广东乐昌的农家走向全国消费者,让京东生鲜特产翁源馆运营负责人朱冠威终于松了一口气。和他的马蹄一样,在近期通过京东摆脱困局的农产品还有很多,云南鲜花、丹东和大凉山的草莓、天津沙窝萝卜等摆脱了烂在地头的命运。

2月6日,京东旗下社交电商平台“京喜”设置疫情专项资金、推出共计16项措施商家扶持;2月10日,京东开通“全国生鲜农产品绿色通道”,发布25项助农措施,通过京东生鲜、七鲜超市、七鲜生活、友家铺子进行全渠道、多业态落地。

自系列助农措施发布以来,不仅带动了多个电商平台加入助农战役,京东全平台在全国范围开启了“疯狂带货”模式。据统计,2月11-16日,京东及旗下的京喜平台累计接到全国1000多条求助信息,累计销售2500吨滞销生鲜农产品,环比增长近10倍。

2月10日,京东发布“告全国农人书”,宣布开通“全国生鲜产品绿色通道”,所提供的政策倾斜高达25项。除京东生鲜主站外,京东七鲜超市和七鲜生活,友家铺子社区团购平台、以及京东物流纷纷出台举措,实现全端口匹配资源,对滞销农产品提供平台支持。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滞销农产品联系到京东生鲜。站内助农活动专题页面上线后,相关助农销售同比增长约770%,总量超过300吨,包括四川草莓、海南芒果、湖南冰糖橙、云南木瓜和菠萝……

得益于京东完善的自有供应链优势,在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京东能够迅速整合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因地制宜为滞销农产品匹配不同的端口和业态,同时,“京东秒杀”、“京东直播”、“东东农场”等频道也加入大力推广滞销农产品,全力为因疫情而滞销的农产品打通销路,为各地农人走出滞销困境提供强有力的渠道支持。

拼多多——

2月10日,拼多多正式上线“抗疫农货”专区,帮助贫困地区和部分农产区解决特殊时期的农产品滞销问题。用户通过APP首页焦点图、限时秒杀等入口,以及搜索“助农”“爱心助农”“农货”等关键词,均可直达该专区,以最优惠价格购买产地直发的水果和蔬菜。

目前,该专区已覆盖全国近400个农产区包括23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商品囊括脐橙、苹果、草莓等各类水果和主要生鲜食材。据悉,针对此次特殊活动,除充足的流量支撑外,拼多多还设置了5亿元专项农产品补贴,以及每单2元的快递补贴,以帮助解决疫情期间的农产品产销对接问题,使农户的收入得到保障。

拼多多通过“拼模式”和“天网”“地网”对农产品供需实现精准匹配。拼多多新农业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狄拉克表示,平台通过“地网”系统带动8.6万余名新农人返乡,从而推动各大主要农产区实现大规模上行;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天网”即农货智能处理系统,对覆盖产区包括特色产品、成熟周期、物流条件、仓配设施、加工型产业设施等在内的数据和信息,经由系统统筹计算后匹配给对应的消费者。

字节跳动——

2月18日,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市扶贫支援办、中国社会扶贫网、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联合发起“齐心战疫,八方助农”活动,通过在APP内设立“战疫助农”话题专区,提高农产品供需信息对接效率,帮助各地农产品找到销路。

全国各地政府、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采购商等,可以通过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搜索#战疫助农#来发布和获取农产品供需信息,抖音用户可以在站内搜索#战疫助农在行动#话题进行参与。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搜索上述关键词,或点击“齐心战疫,八方助农”图标进入活动主页面,购买贫困地区和相关农产品。

目前,该活动已经正式开展,平台上的许多三农创作者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拍摄短视频的方式,记录当地农产品的真实情况。

发布者们不用担心不会操作。该活动安排了专人去对接各地的销售和采购需求,一经核实后,就将为优质农产品供需信息进一步提供流量和曝光支持。(记者:王轶辰 黄鑫 策划:王薇薇)

新闻多一点

转给农民朋友,点击填写滞销信息!爱心助力,共渡难关!

经济日报2月14日发布#帮农民朋友卖果蔬#消息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电商平台正式加入到这一公益活动中来。

下图是与经济日报合作的京东、拼多多、“每日优鲜”、“每日一淘”的农产品滞销信息登录信息。请大家转给农民朋友,点击文末入口链接或者扫下图二维码即可填写求助信息。爱心助力,共渡难关。

微信图片_20200219202115.jpg

(识别上图中的二维码或者点击下面的入口链接即可填写求助信息)

【拼多多 农产品滞销信息反馈入口】

【京东 全国生鲜产品绿色通道入口】

【每日一淘 “助农快速通道”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