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朋友圈致歉:接受一切批评和质疑,尽全力挽回损失!

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公号2020-04-05 13:46:40

自曝22亿惊天造假,让瑞幸咖啡成为本周资本圈的最大焦点。

多家投行、创投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作为一家C端影响力如此之大的企业,瑞幸咖啡事件对正在募资的基金、筹备赴美上市的创业公司以及已上市的中概股公司等,都会造成负面信誉影响。

记者还了解到,多位法律专业人士认为,瑞幸咖啡造假风波可能会触动美国证监会调查,而证监会可能会同司法部开启针对公司以及相关责任个人的刑事调查,集体诉讼和证监会罚款可能会导致公司倾家荡产。

更有律师粗略计算,一旦面临集体诉讼,瑞幸咖啡将面临总计约112亿美元赔偿。

对瑞幸而言,这场风暴可能还只是个开始。刚刚,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在朋友圈中发文致歉。

陆正耀朋友圈致歉:接受一切批评和质疑,尽全力挽回损失

4月5日中午,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在朋友圈中发文致歉,他表示:“我个人非常自责。无论独立委员会的最终调查结果怎样,我都会承担应有的责任。”

“过去两年公司跑的太快,引发很多问题,现在狠狠的摔了一跤,我作为董事长难辞其咎!借朋友圈向所有人诚挚道歉—对不起大家!”他说。

以下为朋友圈原文:

投资者灵魂拷问上市公司:哪些合作小伙伴被“绊倒”?

在美股上市的瑞幸造假,A股的投资者也很慌,担心“殃及池鱼”。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投资者互动平台发现,不少投资者在询问,瑞幸在A股有没有合作的小伙伴被“绊倒”。

其中,最为受关注的是上市公司哈尔斯。

2019年9月3日,哈尔斯公告称,与瑞幸咖啡签订了为期3年的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将与瑞幸咖啡达成全渠道的全面合作关系。

合作内容包括,哈尔斯将根据瑞幸咖啡的要求进行luckin coffee周边产品的相关开发、制作。瑞幸咖啡将在其所有渠道进行双方联名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包括但不限于luckin coffee APP/小程序(包括相关实体店铺)、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天猫旗舰店、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京东旗舰店。

虽然,当时的公告表示,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属于合作双方基本意愿的意向性约定,旨在表达各方合作意向及初步洽商结果,在该协议实施过程中,有关事宜尚待进一步协商、落实。该协议暂不涉及具体金额,无需提交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续涉及具体的交易金额,公司将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并及时进行信息披露。

此后,哈尔斯并未发布进一步公告。

但4月3日,哈尔斯的股价仍下跌3.63%。

4月3日,针对与瑞幸的合作问题,哈尔斯表示,公司与瑞幸咖啡并未有实质性的合作。瑞幸事件,对公司的业务和利润不会造成影响。

而除了哈尔斯之外,其他与瑞幸有过合作的公司也被投资者所关注。

一家在港股上市的中关村科技租赁也被挖出和瑞幸有过合作,但不幸中的万幸是,其合作刚好在3月31日终止了。

2019年3月,瑞幸咖啡通过抵押咖啡机等动产向中关村科技租赁贷款4500万元人民币,涉及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门店。

所幸的是,这笔抵押融资的期限是2019年3月27日至2020年3月31日。

而根据公司人员对媒体的表述,这笔贷款已收回。但截至目前,公司没有发布相关公告。

此外,还有其他A股公司此前披露的与瑞幸合作的信息,也受到投资者关注。

例如上市公司冰山冷热在2020年2月20日,曾被投资者问及,合营企业富士冰山是否是luckin瑞即购自动售货机、自动咖啡机生产商?

冰山冷热对此回应称,公司联营公司富士冰山与瑞幸咖啡有业务合作,目前主要集中在无人零食机,暂不涉及无人咖啡机。

不过,目前尚未查询到公司有相关合作公告。

除了询问合作,更有投资者在平台上告诫上市公司,要对瑞幸引以为戒。例如有投资者对公司发问,“怎么看待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事件,公司是否有类似隐患?公司做了哪些预防措施来防止这种问题出现?",可谓是对公司操碎了心。

南财快评:造假的瑞幸,为上市公司敲响警钟

(作者系特约评论员周览)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消息爆出,股价跳水。这两日,瑞幸门店爆满,许多消费者用手头的优惠券兑咖啡。有一张门店的照片广为流传:柜台上贴了三张彩印的纸,分别写着:“不要问,问了也是正常营业”“小鹿与你同在,luckin与你同在”“国货之光,美利坚收割机,支持民族咖啡品牌”。字里行间,自信满满。

不管割了谁的韭菜,造假就是造假。这些瑞幸门店不但没有直面危机自查自省,反而一些说法以“美利坚收割机”自居,打民族牌,无知中透着无耻。

丑闻发生后,瑞幸把COO推到前台承担责任。

对管理者来说,瑞幸更像一个项目游戏。这个游戏自始至终在神州体系内部进行。目的就是用尽一切方式上市,用资本手段使瑞幸有足够资金与神州系其他队友互相反哺。瑞幸控制人陆正耀说,“狂奔是真的,但并不是蒙着眼”,瑞幸也许计算好了一切。在赴美上市之前,瑞幸还为董监高投了董责险,也再次证明,瑞幸的高管团队不仅是操弄资本的高手,也预知到了上市后很可能发生的经营危机。

瑞幸成立一年半即登陆纳斯达克,创下全球IPO最快记录。其“成功”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创业者的梦想:玩转资本。至于是否扎实做市场、数据是否真实、模式是否可持续、如何对股民交代、是否尽到社会责任,似乎都不那么重要。资本游戏玩到极致,就是把韭菜割到自己兜里。赚到钱,就是成功。瑞幸的商业逻辑,似乎没人摸得清。

玩转资本靠水平,回报社会靠责任,但数据造假是恶行。虽然瑞幸是“自曝”22亿虚构销售额,但其数据涉嫌造假早已是公开的秘密。瑞幸的小鹿,其实是一头奔跑的灰犀牛,这头犀牛连带打击了投资者对所有中概股企业的信任。

做企业需要扎实耕耘,坚持创新,用可持续的模式开拓市场,用品牌文化培养消费者忠诚度,甚至,还要有正确的义利观、民族观。而这些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如果同时有一条岐途,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可以用资本工具获得金币,踩着股民的肩膀成为“成功者”,相信不少企业难以拒绝这种诱惑。

历史上,追逐资本与滋生罪恶的剧情一直在世界上重演。有人扮演普通投资者,有人扮演操纵市场的庄家,有人扮演造假者。然而如果这些故事没有发生,也就不会有制度的创新和监管的不断完善。任何资本市场都是在光明与阴暗的交错博弈中发展壮大的。如果说造假的瑞幸贡献了什么,那就是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又一个鉴往知来的案例,也给所有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守法、诚信是企业立身之本,有失诚信之徳,必遭市场谴责和法律追责。

一图了解瑞幸背后的资本图谱

毫无疑问,一场风暴正在袭来。

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瑞幸咖啡的命运自然无法乐观,而瑞幸咖啡IPO的那些联席承销机构能否从此次危机中全身而退却是一个更大的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