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地图”迷路了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2020-04-18 13:25:17

被誉为“活地图”的老羊倌申永旺最近出门总是贴着墙根儿悄悄溜着走,生怕左邻右舍再拿“迷路的事”取笑他。争强好胜了一辈子的老申红着脸对记者说:“给人当向导却在家门口迷了路,我是啥‘活地图’啊,把人都丢到北京去了。”

WX20200418-132431@2x.png

申永旺,家住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集贤村,集贤村地处山区,背靠响堂山。大半辈子都以放羊为生,上下响堂山三十多年,山里的沟沟坎坎走过无数遍,被乡亲叫做“活地图”。在过去他经常拍着胸脯一仰山羊胡笑眯眯向人炫耀,“十里八村我闭着眼都能摸回来。”

不久前的一天,北京几名客人慕名来到响堂山采风,需要一个领路的。找谁当向导?村支书想都没想就推荐了申永旺。尽管老申从羊倌“改行”已近6年了,论路熟,村里还没超过他的。

受领了任务,老申很自信,“这还不是小菜一碟儿”。当申永旺领着大家再次来到响堂山脚下时,却彻底“傻了眼”。原来光秃秃的荒山披上了绿装,满山遍野的柏树、椿树、松树把原来放羊的羊肠小道遮了个严严实实。

没办法,来都来了,只能硬着头皮上。循着新近绿化工人趟出的一条小路,再凭着几十年放羊经验的“老底”,最终老申还是领着客人爬到了山顶“凤凰台”。

“这山上的变化也太大了!”申永旺好不容易带着大家爬到了山顶,当看到漫山遍野林木森森、绿意盎然,自己也吃了一惊,激动地带着大家四处眺望。

夕阳西下,月上树梢。当大家赏够了风景准备下山时,老申开始犯愁了——这哪是下山的路啊,一眼望去都是绿,他常走的那条下山路因山体绿化已改变,左寻右找来时荆棘小路也不见了踪迹。“哈,我迷路了,”老申又羞又愧无奈将电话打给了支书马金良。“站在原地,别动,我马上上去接你们!”

支书交待的任务没完成,这让老申既窝火又羞愧,“我这‘活地图’要改名了。”

“不怪老申对路整不明白,是我们这里绿化荒山的速度太快。”在村里干了四十多年会计的马秋林说。

过去,集贤村村民靠山吃山,家家户户在山上养羊为生。养羊给村民带来收益的同时,却对山上的植被破坏极为严重。“1只羊能毁20亩田,村里上千只羊,把满山坡都跑遍了,它们啃树皮、吃树叶,把‘绿山’吃成了‘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改变着这个山村。2015年,为了恢复自然生态,峰峰矿区提出全域荒山绿化,包括集贤村在内的山地林场全面禁牧。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申永旺这位老羊倌改了行,再没上山放过羊。

封山禁牧、覆土修复、绿化种植、引水上山.....如今,峰峰矿区集贤村已完成了2500多亩荒山绿化,并在在山上种上了皂角、核桃等经济树种,家庭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

山美了,乡亲们的日子也美起来了。峰峰将集贤村的老旧窑洞与响堂山风景区开发建设相结合,对老村内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窑洞、建筑、古树等加以保护利用,将废弃宅基地全部依法征收。充分利用窑洞景观、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等,借助社会力量,加固窑洞,修缮洞顶,栽花种草,美化庭院,打造了“响堂小镇”“窑洞老村”“农家乐村”“民俗文化旅游村”“农耕文化体验村”“户外拓展后勤基地”“文艺创作写生后勤基地”等亮点工程,使昔日一孔孔废弃的老窑洞换了新颜,同时让来这里登山采风的游客体验不同乡土风情。如今,村民们经营的客栈、农家乐等年收入近3万元,远高于那会儿放羊的收入。

“秃山岭变成了好风景,土小鸭变身金凤凰。” 马金良用手抚摸着窑洞说:“自从山变绿了,村变美了,外地人都慕名前来,2019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带动消费500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