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间隔一米距离,保持秩序。”
“大家不要着急,今天优惠货品充足。”
4月17日下午,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盒马鲜生红星美凯龙店正式开业,由于顾客太多,店里采取了防疫限流措施。
虽然此前已经有近两年担任盒马北京顺义店店长的经验,但在这个特殊时期新店开张,能取得什么样的运营数据,盒马红星美凯龙店店长路志彬心里也没有底。看到店门口排起的长龙,路志彬一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多地蔬菜瓜果无法出村,而城市里农贸市场关闭,街边水果店闭店,分销渠道减少,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不小影响。作为少数从春节期间便一直坚持营业的零售商家,盒马鲜生的线上订单激增。
“激增的订单一度给我们带来两个难题,一个是人手不够,一个是货要去找。”北京盒马副总经理胡海河告诉经济日报记者,“那段时间确实心里比较着急,每天都在想办法。”
面对疫情的大量需求,盒马数字化基础上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的优势逐渐显现,二者互补,保证特殊时期居民生活需求,也支撑了盒马的稳定运营。
胡海河介绍,线上通过“共享员工”等方式解决人手问题,让用户足不出户解决生活需求;线下一天多次补货全力保障货架是满的;做好门店防疫,引导有序购物,让没抢到线上配送居民能够安全、快速完成采购,保障生活基本需求;同时,创新无接触配送、社区团购方式,规模化解决买菜难题。
疫情发生来,坚持“不打烊、不涨价”,最大程度提升服务能力,全力保障民生,这些为盒马赢得了好口碑。疫情期间,全国200多家盒马鲜生会员店迎来线上线下双增长,线上流量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线上订单比重自50%增至80%。
旺盛的消费需求也推动了盒马逆势加速扩张。今年3月中,盒马表示今年会各开100家盒马鲜生会员店和盒马mini店。疫情期间盒马速度不减,北京、上海、长沙、武汉已连开6家盒马新店。
特殊时期,为了赢得“开门红”,盒马也在不断创新。记者发现,在盒马红星美凯龙店,开出了盒马工坊以炸酱面、馄饨等本地美食为主的特色档口,新推出的本地化凉菜、烧烤档口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好评,半成品区也丰富了种类。不少顾客结账时都装满了购物车。
随着疫情逐步控制,线下顾客多了,消费方式也正在转变。盒马红星美凯龙"店小二"许春雨注意到,在疫情严重的时候,大家最需要购买的是蔬菜、肉禽蛋、方便食品等民生食品,但如今,小龙虾、春菜、青团等时令商品需求正大幅上升。
“产品力是关键,很多新产品都是盒马在疫情期间研发出来的,比如与喜茶联名推出的青团上市以来一直供不应求。”胡海河说,“消费结构正从‘有得吃’向‘吃得好’转变。现阶段我们就是要努力让大家吃好。”
盒马鲜生还加大了线上销售力度。4月21日,盒马鲜生天猫旗舰店正式亮相,淘宝、天猫的7亿消费者,也可以享受到盒马全球时令的生鲜蔬果,以及盒马牌、盒马工坊等头部优质商品。
采访接近尾声,胡海河再次接到了奥运村街道办事处主任打来的电话。“还是问企业是否需要帮助的事,从坚持经营到扩大经营,政府都提供了很大助力。”胡海河说,疫情期间正是依靠政府提供的绿色通道保障,最头疼的物流配送问题才得以快速解决。有的新开业门店,也是在行政审批部门的帮助下,缩短了开业时间。
“疫情对企业来说是危也是机,拥有数字化管理供应体系,配合盒马店仓一体门店和线上线下联动的营销模式,盒马可以将区域产品迅速卖向全国。除计划10家盒马鲜生门店外,盒马Mini、盒马里等新业态今年都将落户北京。”胡海河信心满满。
点评:新零售大展身手
王轶辰
对零售企业来说,突如其来的疫情既是放大镜,也是望远镜。放大镜看到的是企业在应急情况下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短板,望远镜看到的则是未来转型发展的方向。
疫情期间,为避免外出买菜,线上订单激增,很多新零售企业利用数字化能力,结合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模式优势,在有效保障民生的同时,还实现了内生式增长。
在供应方面,新零售从诞生之初就是走向上游,探索新型供需关系,形成价值共同体,遍布全国的“盒马村”关键时刻能供得上,在此次稳定物价、保证供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运力方面,新零售企业以悬挂链系统为核心,通过智能化系统和技术,极大程度减少了拣货的人力支出,提升了效率。而传统超市天花板全靠人工,效率很低;前置仓限于面积,也不尽如人意。其次,盒马新零售系统扩展性强,用系统化方式迅速上线社区团购和到店自提,效率远高于传统超市临时上马的人肉社区团购,而前置仓根本无能力做自提和团购。
在物流方面,实力雄厚的消费电商自建物流,让配送更有保障。疫情期间很多依赖第三方平台的传统超市,配送价格大幅度上升,且数量极其有限,配送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而新零售企业快速调整,疫情前期虽然也出现了上货遭“秒杀”的情况,但每天基本供应仍有保障,且最快恢复正常运营。
疫情中,数字技术武装下的新零售展现了强大的韧性,线上线下的融合也给予了经营上足够的灵活性,经过新冠肺炎疫情一役,新零售再次凸显其强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