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网上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报告(2020)》。报告指出,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下滑,国际贸易负增长,世界经济中蕴藏的风险上升。国际政治中大国竞争明显,全球武装冲突数量减少,但是地区局部战争不断,国际安全战略稳定性下降。全球治理进展缓慢,而北美、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的区域合作取得一定进展,“一带一路”这一新的国际合作模式扎实推进。
这份有关2019~2020年全球形势分析与展望的年度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主编,由国际学部各所组织人员撰写。报告在总论之外,主要以地区为单位,对2019年几个大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及各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外交领域形势,以及重大事件和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2020年全球世界格局发展趋势进行预判。
各国在网络空间的角力更加凸显
报告认为,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互联网在成为信息时代人类文明重要成果和创新高地的同时,也将成为安全风险汇聚之所和国家冲突新的策源地。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包括金融、能源、医疗健康、交通运输等领域关键基础设施在内的万物互联社会对网络攻击的风险暴露及脆弱性日益上升。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2020》指出,目前全世界已经有超过210亿个物联网设备,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量还要翻倍,而2019年上半年针对物联网设备的网络攻击增加了300%以上。到2021年,网络犯罪造成的损失预计将达到6万亿美元,规模相当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网络不仅自身存在安全风险,还为各种传统威胁和非传统威胁彼此交织、相互传导提供了条件和媒介,可能导致安全事件催化放大,给信息时代的国家安全带来全新挑战。
另一方面,围绕网络空间的国家博弈已经在多个层面上展开并愈演愈烈。除表现为信息技术滥用、网络监听、网络攻击居高不下之外,还主要表现为网络空间治理规则角逐如火如荼,网络空间军备竞赛暗流涌动。就网络空间治理及规则博弈而言,中俄强调的“网络主权”与欧美推崇的“全球公域”等治理理念之间的对峙与交锋将更加激烈,制度性话语权之争引发大国摩擦和冲突的风险上升。就网络军备竞赛而言,作为威慑力量的网络战能力的建设方兴未艾,并日益成为大国军力较量的重要内容。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美国战略司令部下属网络司令部升级为一级联合作战司令部为标志,互联网军事化加速的前景隐现。随着网络武器能力的增强和扩散,大多数国家以往的克制趋于瓦解。网络空间中的竞争压倒合作的风险凸显。
科技竞争更加激烈
科技发展是保持国家实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对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布局调整、全球价值链产业链重塑以及世界最终消费市场分化重组等具有重大影响。在各国普遍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的情况下,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颠覆性技术向突破瓶颈的临界线快速逼近。5G移动互联网与云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合成生物与生物工程等领域持续取得新突破,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跃迁,将推动全球经济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报告指出,国家间争夺科技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科技领域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和必争之地。各国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将更加重视原创性专业基础理论突破,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保证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技术研究和技术研发持续推进,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力图把握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
主要发达国家可能越来越频繁地滥用“国家安全”的名义,动用国家力量打击新兴发展中国家的领军科技发展企业,通过限制数据流动、管制数据交易、禁售核心软硬件、中断科技交流、阻止投资并购等方式对后者实施封锁和打压。围绕高科技的封锁与反封锁、脱钩与反脱钩将逐渐展开,并成为大国科技竞争“新常态”。(经济日报记者 徐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