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22日下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看到总书记讲话,回想起这几个月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经历,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院长罗杰感触很深。
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位87岁确诊患者的救治过程让罗杰终生难忘。老人入院的时候呼吸困难,又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医院为他配备了一个多人治疗专班,竭尽所能,全力救治。“在湖北,这样80岁以上患有新冠肺炎的老年患者,累计成功救治了3600多位。”
“这次疫情防控工作就是在践行总书记强调的‘坚持人民至上’。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放弃一个生命。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罗杰说。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教授呼和巴特尔也深有同感:国家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疫情防控,为了人民生命不惜一切代价。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我们要继续拧成一股劲,巩固抗疫成果。
疫情是危机,也是大考。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凝聚智慧力量。
山西太原,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考察过的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轰响,一派忙碌景象。技术质量部副部长廖席正与工人们查看新下线的“手撕钢”产品。
今年一季度,钢铁行业同样受到疫情冲击,公司出口却同比增长70%,实现了逆势增长。“艰难时刻,中国产业链没有‘掉链子’。有党中央统一领导,有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中国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廖席信心满怀。
“我们一定不负总书记嘱托,坚持走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向改革要效益、向创新要效益,把疫情造成的影响补回来,争取更大的突破,为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他说。
因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自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2020年,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任务紧迫,时不我待。”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充满干劲。
“总书记强调,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赵会杰说,小庙子村去年全部实现脱贫后,着手谋划乡村振兴。今年将完成建设生态经济林、中药材交易综合市场和矿泉水厂等一系列新计划,让乡亲们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千里之外,怒江奔腾。沿江望去,一座座崭新的易地搬迁安置房映入眼帘。从世代居住的深山老林里搬出,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傈僳族村民像做梦一般。
“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总书记这话真是说到了我们心里。”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长李文辉说,“现在的怒江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有进步,一定要斩断千年‘穷根’,让怒江所有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作为来自革命老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瑞金市委书记许锐说,我们要不忘初心,用心用情为人民谋幸福,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下一步,我们要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5月的内蒙古,毛乌素沙地种植的百万亩柠条已经扎根发芽,碧蓝的泊江海子嵌在草原中,宛若一颗明珠,遗鸥、蓑羽鹤等鸟类在水中嬉戏。
如今的“候鸟天堂”泊江海子曾一度干涸。从2015年开始,当地采取多项措施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泊江海子重现生机。
“护卫绿水青山,造福一方百姓,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邢小军说,“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片湿地生态系统,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水净土,让遗鸥和其他候鸟年年来,再也不离开。”
经济日报评论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道出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二字的深刻体悟。我们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当中去,把人民幸福镌刻在中国道路的一座座里程碑上。
念兹在兹的是人民。在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虑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随着疫情防控向好态势不断拓展,我国因时因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业复学,一切举措出发点都是千方百计把疫情对人民群众的影响降到最低。世界在探寻中国为何能在短时间内有力扭转了疫情局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
在战“疫”推进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地方考察,指导工作。入田间、访农户、看产业,为脱贫致富出实招、指方向;进企业、入车间、话未来,为高质量发展寻出路、谋长远……认真察民情,诚恳听民意,实在帮民富。他反复强调,“共产党就是为老百姓谋幸福的”。
为老百姓谋幸福,就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奋斗目标,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切实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汇聚勇往直前、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民之所向,我之所往。今年,我们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尽管时间紧、任务重,且疫情影响增加了难度,但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没有任何退路。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既要坚定信念、保持定力,奋发有为、拼搏进取,坚定不移地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以更加精准的措施提高脱贫实效;又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有效化解返贫风险,让脱贫群众能就业、能致富。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情怀;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的政绩。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扎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念,向时代、向人民交出一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