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机重装自主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2020-06-03 20:08:17

作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和国机集团旗下重要高端装备研制平台,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重装”)围绕“锻造国机所长、服务国家所需”,加快推进传统领域转型升级,着力解决“卡脖子”难题;加快推进新兴领域开拓创新,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近日,国机重装接连在多项重大产品研制中取得新突破,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贡献力量。

国机重装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近日签订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TF线圈盒先行件AU3制造合同。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中优先部署的大科学装置。TF线圈盒是聚变堆超导磁体研制的关键之一,而先行件AU3研制是超导磁体研制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此次需要研制的TF线圈盒先行件AU3,要求开发研究满足-269℃严苛条件下运行使用的新型材料,解决冶炼、锻造、热处理、加工、焊接、无损检测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考验承接企业的全流程制造能力。

另一项突破是首支100t级Cr12电渣锭在国机重装125t电渣重熔炉现场成功冶炼。百吨级Cr12电渣锭主要用于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关键部件——高中压转子锻件。该类转子锻件长期依赖进口,成为制约超超临界机组铸锻件完全国产化的瓶颈之一。百吨级Cr12电渣锭的成功生产,为超超临界高中压转子锻件的国产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2019年首次冶炼、一次成功,到如今产品系列化、批量化,短短一年的时间,国机重装完成了超超临界转子锻件、燃机轮盘锻件、“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核心锻件的制造。

第三个突破是达州普光气田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工程用分离器橇装设备(以下简称“高含硫撬装设备”)在国机重装顺利装车发运,标志着国内首批高含硫撬装设备在国机重装实现国产化并批量化生产,解决了我国“三高井”气田开采高含硫撬装设备依靠进口的难题。

国机重装前身为中国二重主业上市公司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重重装”),2013年,国机集团与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二重”)实施联合重组。2015年二重重装主动退市。之后,中国二重及二重重装通过债务重组去杠杆,实现提质增效,国机集团以二重重装为平台,整合中国重机、中国重型院等国机集团重型装备板块优质资源,打造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国家级高端重型装备企业——国机重装,并持续深化改革,实现国机重装扭亏脱困,连续4年盈利,改革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如今,国机重装拥有16个国家、行业、省级研发创新与产业化平台,汇聚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业领军人物为代表的一大批顶尖人才,创造了近300项“中国首台(套)”,授权专利2000余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400余项科研成果。(经济日报记者李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