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顾试点逾半年 专属理财顾问“飞入寻常百姓家”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2020-06-19 10:40:23

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公募基金的持有人分布日趋广泛,已成为大众投资者普遍接受的理财选择。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6月18日,全国已发公募产品的基金管理公司达140家,管理基金数量共6654只,管理规模总计15.98万亿元,其中,非货基金规模总计超过8万亿元。这么多基金,怎么选?有没有人能代劳?

还真有!这个“代人选基金”的角色就是基金投顾。通俗地说,基金投顾通过接受客户的委托,帮助个人投资者获得收益,收取顾问服务费。

自2019年10月份,基金投顾试点正式开始以来,最近半年时间里,已有3批基金投顾试点机构获批。目前获批的18家试点机构中,有5家基金公司,分别为华夏基金(华夏财富)、嘉实基金(嘉实财富)、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以及中欧基金(中欧钱滚滚);有3家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分别为蚂蚁基金、腾安基金、以及盈米基金;有7家券商,分别为银河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华泰证券、以及国联证券;有3家银行,分别为平安银行、工商银行、以及招商银行。目前有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中欧基金、国联证券和蚂蚁基金上线了基金投顾业务。

其中,南方基金和嘉实基金提供了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华夏基金和中欧基金在此基础上还针对客户的教育、养老资金需求给出了专门的解决方案。各家基金管理公司的投顾费率有所差异,最低廉的华夏基金费率在0.20%至0.50%之间,最高的南方基金在0.80%~1.50%之间,整体来看低于FOF产品的费率。

目前的投顾产品,基本上都是按照“客户风险评估-投资目标设定-策略模型-基金组合-买入-后续自动调仓”的流程进行。各家机构的关键差别主要体现在策略模型上。

基金投顾到底好在哪?中信建投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赵然认为,基建投顾出现意味着“买方投顾”时代到来,围绕客户的利益,众多试点机构的财富管理服务的长期发展空间被打开。基金投顾落地以后,公募基金投资者的申赎场景变为“客户→投顾→渠道→基金”的模式。基金投顾作为买方投顾,为客户服务,收取投顾费,从利益上站在了客户一端。

平安证券研究所统计显示,在2018年美国投资者中,78%的投资者会选择投资顾问来进行基金投资,其中40%投资者仅通过投资顾问进行基金投资,有38%的投资者既选择投资顾问也选择直销渠道。仅有14%的投资者仅通过直销渠道投资基金。可见,选择投资顾问进行基金投资是美国投资者的主流。

平安证券基金研究团队执行总经理贾志认为,基金投顾业务的特点可从服务和费用两个角度来解析:一方面,基金投顾业务是买方投顾,是站在投资者利益一端的,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投资者VIP式”服务:基金投顾机构首先需要全面地了解客户情况,客观地评估客户的风险识别能力和承受能力,根据客户的投资需求和目标,为客户定制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的投资策略。

另一方面,基金投顾业务的收入即为投顾服务费,依据相关规定,基金投顾年化标准不得高于客户账户资产净值的5%,但以年费、会员费等方式收取费用的,每年不超过1000元的除外。同时,如果投资顾问机构向基金管理人收取客户维护费的,相应的客户维护费应抵扣投资顾问费,以避免双重收费。

贾志表示,综合来看,投资者可以自由选择认可的基金投顾,基金投顾的盈利模式是获取客户对服务的认可,收取相匹配的投顾费。基金投顾作为买方投顾,代表客户的利益,更看重存量,更注重客户的满意度。

基金投顾这么多,哪些投顾靠谱呢?目前,作为基金投顾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第三方独立销售机构各具优势。公募基金公司在投研人员、投研能力和组合策略方面,具有相对领先的优势。但是基金公司的直销客户很少,有代销资格的子公司客户存量也较少,还是要依靠其他基金代销机构服务客户;证券公司在投研人员和投研能力上也有优势,同时也有一定的客户基础,综合实力相对较好;银行和头部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的投研能力相对较弱,客户基础却很好。

贾志认为,一个优秀的基金投顾机构不但要改变过去“卖方投顾”的观念,严格遵循客户利益优先原则,转型为“买方投顾”,还需建立与更新原有的交易管理制度和冲突管理机制等。除了优秀的总部投研能力外,一线基金投资顾问的服务能力也至关重要。投顾人员应适应线上+线下的服务方式,在合规且保证专业性的情况下,保持与投资者的有效交流,敢于思考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