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发布的《中国退耕还林还草二十年(1999—2019)》白皮书显示,20年来,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15亿亩,成林面积占全球同期增绿面积的4%以上。我国人多田少,为何要退耕还林还草?退耕20年,为地球增绿5.15亿亩,是怎么做到的?目前还存哪些困难?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日前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地球比20年前更绿了,中国植树造林贡献最大。退耕还林还草造林占同期我国人工造林总面积的27.7%,占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总面积的40.5%,位居各大林业重点工程之首。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代表的生态修复,在增加‘中国绿’的同时,也增加了‘世界绿’。”7月8日,国家林草局退耕办主任李世东对《经济日报》记者说。
我国人多田少,为何要退耕还林还草呢?
“退耕还林还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加快生态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李世东如是说。1998 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受灾面积 21.2 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 2.33亿人,因灾死亡 3004 人,各地直接经济损失 2551 亿元,使当年国民经济增速降低 2%。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定 1999 年在四川、陕西、甘肃 3 省率先开展试点,正式拉开了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的序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又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长江、黄河上中游地区是退耕还林还草的主战场。长江输沙量减少,退耕还林工程功不可没。20多年来,中央财政在长江经济带有关省份投入2000亿元以上的巨资,实施退耕地还林8000余万亩,为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夯实了根基。与长江上中游地区相比,黄河上中游地区增绿难度更大,但退耕还林还草效果也最为显著。20多年来,退耕还林还草促进黄土高原实现由黄变绿的嬗变,昔日的黄土高原真正披上了绿装。
短短20多年,退耕还林还草5.15亿亩,是如何实现的呢?
原来,国家无偿向退耕农户提供粮食、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为: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退耕地每年补助原粮 150 公斤/亩;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退耕地每年补助原粮 100 公斤/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生活费 20 元/亩。自2004 年起,原则上将补助粮食改为补助现金,中央按原粮 1.4 元/公斤计算包干到省,具体补助标准和兑现办法由省级政府确定。国家向退耕农户提供种苗造林补助费。1999—2007 年退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种苗造林补助费标准按 50 元/亩计算。退耕还林必须坚持生态优先,以营造生态林为主,营造经济林的比例不得高于 20%。对超过规定比例多种的经济林,只提供种苗造林补助费,不补助粮食和现金。国家对退耕农户直接补助粮食和生活费。补助标准为:退耕地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年补助现金 105元/亩,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每年补助现金 70 元/亩。每年20 元/亩生活补助费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并与管护任务挂钩。补助期为还生态林补助 8 年,还经济林补助 5年,还草补助 2 年。中央财政安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支持西部地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和享受西部地区政策的中部地区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以及补植补造,并向特殊困难地区倾斜。2014 年 8 月,国家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提出到 2020 年将全国具备条件的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约 4240 万亩退耕还林还草。2014—2019 年,22 个工程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 6783.8 万亩。
那么,退耕还林还草目前是否仍存一些困难呢?
“随着前一轮和新一轮补助政策陆续到期,退耕还林存量逐步加大,巩固成果压力逐渐凸显。尤其在高寒地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后续产业发展受到极大制约。这些地区退耕还林补助占农民收入比重较高,一旦停发政策补助,将影响脱贫甚至导致返贫,不利于退耕还林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李世东说。
虽然有关文件规定,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期满后,可将符合条件的退耕还生态林分别纳入中央和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但是大部分退耕还生态林因不在公益林区划范围内,没法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即便能纳入,目前每亩每年16元的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也难以补偿退耕还林产生的生态效益和退耕农户付出的机会成本。而且,纳入生态公益林管理将限制农民适当利用退耕还林成果,很多农民不能接受。同时,前一轮退耕还林已基本成林,树种比较单一,缺乏抚育经营。有的林分太密,有的林分退化,与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整体改善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全面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难以发挥应有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亟需提质增效。
解决的办法是各有关部门加强协作,研究建立完善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的长效机制。对政策补助到期的退耕还生态林,特别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生态林,长期给予特殊生态补偿,并根据物价、经济社会发展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动态调整,使其与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基本相当。对林分质量较差的退耕林地,采取森林抚育、低产林改造、品种改良、灌木平茬、发展林下经济等提质增效措施,大力培育森林康养、观光旅游、休闲采摘等新型产业和业态,依托持续退耕所形成的森林资源实现自然财富向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的成功转化,努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经济日报记者 黄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