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实验6”号在广州下水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2020-07-18 20:27:11

7月18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实验6”号在广州下水,新船下水将极大提高中国深远海的科考能力。

海洋科学考察船一直都是人类认知海洋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探测与研究海洋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平台、基本工具与载体,在现代海洋观测体系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承担建设,总投资5.175亿元人民币,设计总吨3990,总长90.6米,型宽17.0米,型深8.0米,最大速度16.5节,续航力为12000海里,定员60人,自持力60天。这是一艘采用国际最先进设计理念、科考能力突出的特种用途船舶,探测手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副所长龙丽娟介绍,“‘实验6’作为一艘中型科考船,既兼顾了地球物理探测的深度,也兼顾到物理海洋、海洋气象等海洋科学的综合科考。与世界上同吨位的中型科考船相比,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处在世界先进行列。”她指出,接下来“实验6”号科考船将替代老旧的即将退役的科考船执行科考任务,比如国家基金委的开放共享航次等。

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验6”号复工复产延后,该船的船台搭载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为保证船舶建造进度,每天持续为“实验6”号项目投入的人力多达350人,保障了船舶建造进度。根据建造计划,预计2021年入列服役。

据介绍,设施完备、功能先进的“实验6”号将提升中国对南海岛礁区与深远海大洋的探测和基础数据获取能力,同时帮助“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提高海洋探测能力,完善观测手段,开展联合海洋调查,开展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海洋灾害预警预报、防灾减灾;培训海洋调查人员,提高海洋科技水平。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詹文欢表示,“实验6”号作为重要的海上开放共享平台,将填补中国中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的空白,完善中国国家海洋调查船队和中国科学院科考船队功能序列,成为中国一个先进的新型海上移动实验室和探测装备的技术试验平台。(经济日报记者庞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