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弼佑镇13.6万亩油茶树上,红红的油茶果挂满枝头。丰收在即,弼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顺弘指着一座山头的油茶林,话语间,难掩内心的喜悦。
“再过两个月左右,这些果子都将变成钞票装进群众的钱袋子。”王顺弘说,在漫山遍野的油茶山林中,还藏着“宝贝”。
近年来,弼佑镇始终按照上级的部署,因地制宜,探索“一棵树、一只鸡、一味山珍”“绿色经济”的弼佑经验,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和途径。
低产改造:百年老树焕发新生机
在弼佑镇的落江村、各两村,16667亩百年老油茶林是弼佑镇“低产低效油茶改良扶贫项目基地”和“册亨油茶成果转化技术集成示范基地”,树上,成堆的油茶果结得像葡萄串一样。
老油茶树焕发生机,这得从该镇实施低产油茶林改造开始。
据介绍,油茶是弼佑镇的支柱产业,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种植、管护等技术,导致油茶种植低产低效。2016年,弼佑镇请来科技专家,对低产油茶林进行改造。
“把树枝都剪掉了,还怎么结果?都不结果了,产量怎么上来嘛?”当科技专家走进山头为老乡们改造油茶树的时候,吃了“闭门羹”:修剪、蔬果了,怎么还能增产增效?对油茶低产改造“不上心”不说,有的甚至反感。
于是,弼佑镇采取党员能人示范带动的方法,通过树体复壮、林地清理、密度调控、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改造后,油茶增产增效十分明显。
弼佑镇伟外村覃贵坤就是受益者之一。“油茶果产量提高得效果‘吓人’,改造后的油茶林每亩干籽产量由原来的50至60公斤提升到100至200公斤。”
低产改造后,成效明显,弼佑镇趁热打铁,让党员干部下沉做群众思想工作,据弼佑镇扶贫工作站负责人王连凯介绍,目前,该镇已完成老油茶林改造10余万亩,改造后的油茶林增产均在30%以上。弼佑镇油茶籽年产量可达5780吨,产值约1.25亿元以上,每户可均增收3万元以上。
发展绿色经济,做好油茶文章。弼佑镇投资250万元在落江村建成油茶产业扶贫古榨坊及配套设施,今年9月底将全面投用。
立体养殖:油茶林下好养鸡
“能有今天的成果,全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各两村村民黄金校40多亩硕果累累的油茶林下,500只半大的土鸡肆意游走,待到秋尽冬来,他的油茶和土鸡将实现双丰收。
想着丰收的日子,黄金校脸上堆满了幸福的笑容。
原来,为了充分发挥林下空间作用,弼佑镇探索“林下+”模式,发展立体种养殖。
2019年,在宁波市江北区的帮扶下,弼佑镇投入资金104万元,在伟外村五组建设占地110亩的林下立体养殖本地乌骨鸡项目,村民们一起探索油茶林下养殖土鸡的“林禽”发展模式。该点作为全镇总社发展的示范点,已养殖土鸡20000余羽,分社共有土鸡80000余羽。
这段时间,基地基本每天都向贫困户发放鸡苗,并派专业的技术人员上门服务,传授养殖技术,帮助群众通过养鸡多增收入。
而面对数万只鸡集体出栏后如何销售的问题,弼佑镇早已未雨绸缪,与市场收购商签好了销售订单。“我们已经启动‘白条鸡’计划,正在着力建设冷库,冷库建成后,从弼佑出去的将是一只只宰杀、清洗干净的‘白条鸡’,而不是活禽。”王顺弘如是说。
目前, 在弼佑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侬绍作、黄杰、覃永祥、覃智等村民纷纷围山成圈,在油茶林下养起成百上千只土鸡。
菌药发展:“一味山珍”铺新路
既不耽误油茶树生长,又能带动老乡增收致富。弼佑镇探索林下产业链,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巧做林文章,让青山变金山,引进企业发展林下种植鸡菇、松茸、灵芝、鸡腿菇、黄精、芍药、重楼等菌药。
目前,由贵州土门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在弼佑镇试验种植的100亩黄精已长出嫩芽,鸡菇、松茸等已开始采收产品。
王顺弘介绍,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13.6万亩油茶就是弼佑镇最大的财富资源。“林下发展菌药是弼佑打造的‘一味山珍’,延长了油茶这条产业链,林下种养长短结合,产生了最大的经济效益。”
册亨县是贵州省林业大县之一,森林覆盖率高69.74%。过去,连绵不断的大山是阻碍山区群众发展致富的障碍。现如今,大山上的丰富资源,正逐步转化为弼佑布依群众摆脱脱贫、走上致富之路的经济效益。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王顺弘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念好“山字经”,弼佑镇将继续围绕油茶发展“绿色经济”,千方百计让油茶产业增产增值增效,巩固脱贫成效,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