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主要讲述的是
奥林匹斯山上诸神的传奇故事。
诸神有神性的一面,更有人性的一面,
因此,希腊神话更可以当作尘世寓言来读。
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希腊神话中的爱情典故。
一说起爱情,
人们容易想到拿着箭的、
可爱的小胖孩儿丘比特。
丘比特其实出自罗马神话,
是希腊神话中小爱神厄洛斯的拉丁文译名,
被罗马人借用了。
话说厄洛斯是爱神与战神的孩子,
一个蒙着眼睛的小男孩,
背上有一对翅膀,
手中拿着金制和铅制的两种箭,
到处乱飞乱射,
被金箭射中了的男女产生的是爱情,
被铅箭射中了的男女则会拒绝爱情。
厄洛斯的形象很有意思——
他是战神与爱神的孩子,
象征爱情本来就有战斗的因素;
箭是杀人的武器,
说明爱情是使人受伤,
甚至要命的东西;
小爱神是盲目的,
爱情也因此有了某种非理性、盲目性和随机性;
小爱神扇动的翅膀,
似乎暗示着爱情的变幻无常;
小爱神永远长不大,
于是爱情就成了一种天真纯真的游戏,
或是一种不能成熟的激情;……
总之,在这个超萌的小胖孩儿身上,
可以找到有关爱情的许多深刻特征。
柏拉图的《对话录》中
曾引用了一个希腊神话,
讲的是爱情的起因——
据说从前的人类是四眼四臂四腿,能力强大,
以致于万神之王宙斯都感到害怕。
于是他把这些人一分两半,
分散在世间各处。
被分开的人力量大减,
但所谓的爱情也就产生了。
你想,一个完整的人被分成两半,
免不了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想重新聚合在一起。
一旦找到了,
便互相拥抱再不肯放手,
就是要恢复从前的完整统一,
医治好别离的伤痛。
(至于又分开了的,可能因为不是原装的。)
希腊神话中对爱情的描写从来直接明朗、毫不扭捏作态,
但总是离不开伤痛的特征。
比如,主宰爱与美的阿佛洛狄忒,
是奥林匹斯山上最美的女神之一,
在那场间接引发特洛伊战争的“金苹果杯选美大赛”中,
她是冠军。
参赛选手还有天后赫拉和智慧女神雅典娜,
一个有着赫赫威权,
一个有着卓越智慧,
却也来争夺这份“谁最美”的虚荣,
有趣儿且耐人寻味。
拿到金苹果的阿佛洛狄忒艳冠群芳,
丈夫竟是奥林匹斯山上最丑陋且跛一足的男士——火神赫菲斯托斯。
这可上哪儿讲理去?
或许,古希腊人就想说明,
爱情与婚姻是两回事。
但是爱神毕竟是爱神,
不和谐的婚姻并未埋没她对爱情的渴望。
有一次阿佛洛狄忒与厄洛斯玩耍,
不小心被金箭划伤,
于是爱上了美少年阿都尼。
阿都尼并不动心,
可最后又被吃醋的战神唆使野猪撞死。
阿佛洛狄忒痛不欲生,运用神力,
阿都尼的血泊中生出了一片美丽的白头翁花。
再如,太阳神阿波罗爱上了露水仙女达佛涅,
但太阳追露水,自然徒劳。
苦追之下,无奈的仙女变成了一株月桂树,
于是阿波罗将月桂定为自己的圣树。
太阳神还追求过人间少女玛耳珀萨,
但少女并不向往长生不老与永远的爱情,
她宁愿爱一个凡人,
“我是凡人,想念人间的忧伤”。
倒是有一个仙女克吕提厄爱上了阿波罗,
但阿波罗不理不睬,
仙女坐在地上,
忧伤的眼睛追随着天空中的太阳神,
东来西去,最后化成了向阳花。
类似的故事还有,
俄耳浦斯寻妻、排箫的来历、桑葚为什么是红的,
……无不始于痛、终于痛,饱含着泪和血。
真正爱过的人都知道,
爱的确像一种伤痛,
有着利箭穿心的滋味。
而强烈的爱又往往是单向的,
可能完全得不到回报。
况且,爱情经常是源于激情,
既谓激情,就难以稳定和持久。
阿拉贡曾说:“爱情总是不幸的。”
这正好说明爱情的悲剧性。
然而也正是这悲伤、这创痛,
才增添了爱情的魔力。
试想,
如果每一次爱情都信手拈来,都天长地久,
那还有什么意思?!
好比银河上修了公路,
牛郎织女结束了两地分居,
一个美好的传说也就此死亡了。
永恒美的爱情,
永远在茫茫银河之上,
恰如梁祝,正是因为同入坟墓才得以永生。
从这意义上说,
是伤痛成全了爱情,
让人更觉爱情的可贵,荡气回肠。
马克思说:“希腊神话是人类美丽童年的诗,具有不朽的魅力。
……那是人类艺术的一种规范,是高不可及的范本。”
现代人能制造出《霍比特人》《指环王》的魔幻大片,
却很难媲美几千年前,
那一个个简单朴素
却极其深邃优美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