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北京市西城区举办了一场特殊招聘会——北京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中心主办的“2021年残疾人大学生专场招聘会”。记者看到,招聘会现场不仅设立了残疾人作品展示、求职登记、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专区,还安排有多名手语翻译和志愿者,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大学生提供帮助。
近年来,随着融合教育的持续深化,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享受到了高等教育。为了更好地扶持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各级残联广泛开展助残扶残活动,企业雇佣残疾人的意愿逐渐增多。一位连续2年参加北京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的招聘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需求的岗位包括技术、新媒体运营、销售专员等,“这些岗位与普通员工岗位没有区别,残疾人大学生同样有能力胜任这些工作。”
招聘当日,共有86家企业现场招聘,行业范围覆盖互联网、金融、教育、法律、医药、文体等多个领域,提供了人力资源、新媒体运营、财务、实习设计师、服务员、行政专员、数据工程师等各类优质岗位超3000个。
“招聘会开始不到一个小时,已经有近400个残疾人及家属参会。”招聘会承办方北京宜生无忧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本场招聘会有690名残疾人进场面试洽谈,用人单位收到简历926份,经过用工双方交流洽谈,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11份。
出行不便是限制残疾人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帮助残疾人匹配到合适的岗位,宜生无忧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要了解残疾人的就业需求和企业的用工需求,做好分类匹配、快速对接,减少信息壁垒;另一方面要针对残疾人群的特殊性,做好培训及安置工作,降低残疾人劳动风险的同时,减少雇佣企业担忧,做连接残疾人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据了解,通过开发残疾人招聘平台、众包服务平台,开设社区就业中心、就业实训基地、就业安置门店等多种方式,宜生无忧已累计帮助12000多名残疾人实现就业。(经济日报记者 康琼艳)